三十五 还欠顿打(2 / 3)
崇祯说:“别人的承诺也许信不过,但是他的承诺,绝对信得过。如果连他都信不过,那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人能信的了。”
周皇后看着湛蓝的天空,喃喃说:“很期待那一天啊……臣妾长这么大,去过的地方少得可怜,做梦都想去看看紫禁城外面的世界……现在看到紫禁城外面的世界如此美丽,就更想走遍神州大地,饱览这壮美的河山……”
崇祯握紧妻子的手,一字字说:“待天下太平之后,朕陪你去游历天下,直到我们都老得再也走不动为止!”
周皇后柔柔的笑:“你真的得改改自己的称呼了。”
崇祯连声说:“是该改了,是该改了……”
这对历尽劫难的夫妻就这样坐在草地上,欣赏着草原风光,聆听着鸟儿的歌声,只觉得心都让幸福给填满了。
虽然失去了一切权力,但是能守着这些可爱的儿女,静静依偎在一起欣常草原风光,这何尝不是一种莫大的幸福?这种幸福,是权力无法给予的。
在大多数时候,权力只会让人离幸福越来越远,可惜,能看透这一点的人很少很少。
这对放下了权柄的夫妻可以在大草原深处享受平淡而惬意的生活,大多数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现在的中国,正处于翻天覆地的变革之中,亿万人口全部被抛到风口浪尖,没有人能够幸免。在杨梦龙跑到大草原来与崇祯骑马打猎的时候,改革已经全面铺开,大批官吏在新军战士的配合下开赴全国各地,开始丈量土地,清点军户的户籍,为重新划分田地作准备。从河南河北一直到甘肃,从台湾到云南,这些工作如火如荼的展开。与之同时展开的还有普及法律的工作,整个帝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听到了法律的力量排山倒海地辗压过来的巨响。八个都督府也开始建立,不过辖区的划分工作可能要持续几年时间,毕竟每个都督府要负责好几个省,省与省之间的交界不是那么分明,划分辖区是项很伤脑筋的工作。
一个积弊重重的帝国想要进行彻底的改革命,总要伴陪着腥风血雨。首先,土地收归国有这一条就遭到了极大范围的抵制,包括实行新政已经几年的湖广地区。中国人把土地看得极重,每一块地都是祖先勤奋开拓,一锄一斧垦出来的,是命根子,哪能说交出去就交出去呢?他们据理力争,情绪异常激动,甚至组织了大队人马上京城进谏。好在,河洛新军在湖广地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他们反复向大家解释:土地收归国有只是不允许他们把耕地出售,防止土地兼并而已,土地的产出在交了税之后还是归大家所有,土地还是归大家管理,交完税后种菜种豆所得也是归大家所有……苦口婆心,说得嘴都干了,总算是将大家给安抚了下去,没闹出什么大事来。而河北和山东也是一样,这两个省土地兼并极为严重,老百姓发现就算土地收归国有他们也没损失什么,反倒能得到更多、更好的土地,自然是乐得赞成,倒是藩王和地主激烈反对,甚至起兵造反。一起起兵造反的还有那些即将失去土地的卫所长官,他们靠着鲸吞军田过得逍遥自在,可现在国家要把土地收回去了,这是何其卧槽!没法活了,反他娘的!
然后通通都被打跪了。地主的坞堡在新军在大炮面前不堪一击,至于卫所指挥使……往往还没等新军动手,手下的军卫就先用锄头粪叉把他们给镇压了。在山东、山西、河北三省造反的家伙无一例外,都被挂到了树梢上————这帮可怜的娃在造反之前也不看看这是谁的主场!
所以说风水真的很重要,在风水不好的地方起兵造反跟找死没任何区别……
北方、湖广这边新政推行还算顺利,毕竟是河洛新军和天雄军的主场嘛,而且有东北这片土地分流,也可以有效地消弥一些地主的不满————实在不爽可以到东北去买地办农场啊,那里的土地暂时还是允许买卖的!尽管遇到了一些抵制,但绝大多数老百姓都是发自内心拥护新政的,有这大多数人的支持,事情就不难办了。但是在西南地区就没有这么好办了。那些生活在贫穷闭塞的偏远地区的土司们历来桀骜不驯,像秦良玉麾下那些石柱兵那样忠心耿耿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专注于建立一个独立的小王国,表面恭顺,可关起门来就完全是国中之国了,在各自独立的小王国里,他们的话比皇帝的圣旨还灵!一听说国家要将所有土地收归国有,然后按人口分配,这些土司顿时就炸毛了,这不是要断老子的根嘛,不能忍,绝对不能忍!最可悲的是,那些给土司做牛做马的奴隶居然也二话不说就跟着起兵造反了,一时间,西南遍地烽火,处处狼烟。这种情况朝廷也有预料,那些土司肯定是要收拾的,他们起兵造反,正中朝廷下怀。但是那些被奴役的奴隶也跟着造反,而且反得比土司还要积极,就让隆武帝想不通了,老子要分田地给你们,要让你们过好日子啊,你们干嘛要反我!最后还是秦良玉解开了他的疑惑:
“那些奴隶,从一出生就开始被土司欺负,慢慢的就觉得土司骑到他们头上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有人要将骑在他们头上的土司踹翻,他们甚至比挨踹的土司还要愤怒!这些贱骨头,没救了的!”
隆武帝问:“那朝廷当如何应对?”
↑返回顶部↑
周皇后看着湛蓝的天空,喃喃说:“很期待那一天啊……臣妾长这么大,去过的地方少得可怜,做梦都想去看看紫禁城外面的世界……现在看到紫禁城外面的世界如此美丽,就更想走遍神州大地,饱览这壮美的河山……”
崇祯握紧妻子的手,一字字说:“待天下太平之后,朕陪你去游历天下,直到我们都老得再也走不动为止!”
周皇后柔柔的笑:“你真的得改改自己的称呼了。”
崇祯连声说:“是该改了,是该改了……”
这对历尽劫难的夫妻就这样坐在草地上,欣赏着草原风光,聆听着鸟儿的歌声,只觉得心都让幸福给填满了。
虽然失去了一切权力,但是能守着这些可爱的儿女,静静依偎在一起欣常草原风光,这何尝不是一种莫大的幸福?这种幸福,是权力无法给予的。
在大多数时候,权力只会让人离幸福越来越远,可惜,能看透这一点的人很少很少。
这对放下了权柄的夫妻可以在大草原深处享受平淡而惬意的生活,大多数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现在的中国,正处于翻天覆地的变革之中,亿万人口全部被抛到风口浪尖,没有人能够幸免。在杨梦龙跑到大草原来与崇祯骑马打猎的时候,改革已经全面铺开,大批官吏在新军战士的配合下开赴全国各地,开始丈量土地,清点军户的户籍,为重新划分田地作准备。从河南河北一直到甘肃,从台湾到云南,这些工作如火如荼的展开。与之同时展开的还有普及法律的工作,整个帝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听到了法律的力量排山倒海地辗压过来的巨响。八个都督府也开始建立,不过辖区的划分工作可能要持续几年时间,毕竟每个都督府要负责好几个省,省与省之间的交界不是那么分明,划分辖区是项很伤脑筋的工作。
一个积弊重重的帝国想要进行彻底的改革命,总要伴陪着腥风血雨。首先,土地收归国有这一条就遭到了极大范围的抵制,包括实行新政已经几年的湖广地区。中国人把土地看得极重,每一块地都是祖先勤奋开拓,一锄一斧垦出来的,是命根子,哪能说交出去就交出去呢?他们据理力争,情绪异常激动,甚至组织了大队人马上京城进谏。好在,河洛新军在湖广地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他们反复向大家解释:土地收归国有只是不允许他们把耕地出售,防止土地兼并而已,土地的产出在交了税之后还是归大家所有,土地还是归大家管理,交完税后种菜种豆所得也是归大家所有……苦口婆心,说得嘴都干了,总算是将大家给安抚了下去,没闹出什么大事来。而河北和山东也是一样,这两个省土地兼并极为严重,老百姓发现就算土地收归国有他们也没损失什么,反倒能得到更多、更好的土地,自然是乐得赞成,倒是藩王和地主激烈反对,甚至起兵造反。一起起兵造反的还有那些即将失去土地的卫所长官,他们靠着鲸吞军田过得逍遥自在,可现在国家要把土地收回去了,这是何其卧槽!没法活了,反他娘的!
然后通通都被打跪了。地主的坞堡在新军在大炮面前不堪一击,至于卫所指挥使……往往还没等新军动手,手下的军卫就先用锄头粪叉把他们给镇压了。在山东、山西、河北三省造反的家伙无一例外,都被挂到了树梢上————这帮可怜的娃在造反之前也不看看这是谁的主场!
所以说风水真的很重要,在风水不好的地方起兵造反跟找死没任何区别……
北方、湖广这边新政推行还算顺利,毕竟是河洛新军和天雄军的主场嘛,而且有东北这片土地分流,也可以有效地消弥一些地主的不满————实在不爽可以到东北去买地办农场啊,那里的土地暂时还是允许买卖的!尽管遇到了一些抵制,但绝大多数老百姓都是发自内心拥护新政的,有这大多数人的支持,事情就不难办了。但是在西南地区就没有这么好办了。那些生活在贫穷闭塞的偏远地区的土司们历来桀骜不驯,像秦良玉麾下那些石柱兵那样忠心耿耿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专注于建立一个独立的小王国,表面恭顺,可关起门来就完全是国中之国了,在各自独立的小王国里,他们的话比皇帝的圣旨还灵!一听说国家要将所有土地收归国有,然后按人口分配,这些土司顿时就炸毛了,这不是要断老子的根嘛,不能忍,绝对不能忍!最可悲的是,那些给土司做牛做马的奴隶居然也二话不说就跟着起兵造反了,一时间,西南遍地烽火,处处狼烟。这种情况朝廷也有预料,那些土司肯定是要收拾的,他们起兵造反,正中朝廷下怀。但是那些被奴役的奴隶也跟着造反,而且反得比土司还要积极,就让隆武帝想不通了,老子要分田地给你们,要让你们过好日子啊,你们干嘛要反我!最后还是秦良玉解开了他的疑惑:
“那些奴隶,从一出生就开始被土司欺负,慢慢的就觉得土司骑到他们头上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有人要将骑在他们头上的土司踹翻,他们甚至比挨踹的土司还要愤怒!这些贱骨头,没救了的!”
隆武帝问:“那朝廷当如何应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