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8(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此行前去调遣咸阳驻军还罢了,公孙弘是否会接旨,他心中虽然有把握,却并非有万全的信心。

  “你害怕丞相…….会一同谋逆吗?”苏碧曦出声有些不稳,眉间有深切的自责,眼眸不自觉地流出了泪水,“都是我的错,我一力反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根子上得罪了儒生们,董仲舒跟丞相,只怕恨不得将我千刀万剐。”

  苏碧曦知道,她一直是一个天真的人。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里,自刘彻开始,华夏民族开始尊崇儒学,罢黜百家。且不说儒家并非完美无缺的学说,就说后世对于儒家的种种曲解,对于儒家为肱骨的封建礼教的诸多灭绝人伦的暴行,整个华夏民族思想几千年的废弛导致的百年屈辱,她就一直天真地想要能够以一己之力,力所能及地从根源上改变。

  思想被禁锢之民族,势必会走向衰落跟灭亡。

  尽管这代表着跟鬼谷子的诸多妥协,代表跟诸多大儒犹如生死之仇的立场。

  世上总有那么些人,是以自己心中的理念为最重,以圣人之说为人生至理,以孔孟为万世圣贤。

  在他们心里,只要与儒家相对的,阻碍儒家发扬光大的,就是不共戴天之仇。

  已经垂垂老矣的董仲舒如此,花甲之年的公孙弘,只怕也是如此。

  要是平常,公孙弘的这份不平,还未必能够造成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了现下这个生死攸关之际,公孙弘若是倒戈相向,其危害不仅仅是他亲率的兵士跟着叛变,可能危及刘彻的安危,还有他身为汉室丞相,被苏碧曦刘彻一手提拔,却临阵叛逃的极其恶劣的影响。

  汉室天子跟皇后亲手提拔的汉室丞相,平津侯公孙弘都谋逆了,是个人都会想一想,是不是刘彻这个天子真得做得天怒人怨,人神共愤呢?

  公孙弘乃是当世公羊大家,在儒生里有着极高的声望。届时,他振臂一呼,本就对刘彻建立泾渭学宫,意图重现百家争鸣不满的大儒儒生,会不会争相投入刘安跟刘寄的旗下。

  要知道,刘安著述极多,才思敏捷,《鸿烈》一书被世人称颂,连刘彻都对其极为尊重钦佩,流誉天下,愿意依附刘安的人何其多也。

  刘彻此番颁布了推恩令,对他不满的诸侯王,又有几多?

  可是汉室天下,不推行推恩令,只会让诸侯王越发坐大;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推行推恩令,能够让主动权掌握在刘彻手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