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9(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朝鲜效仿汉制, 官制跟汉室几近完全一致。

  朝鲜的丞相何瑞柏见自己大王说了这番话, 自是要描补一二的,拂了拂自己的胡子, 朗声笑道, “使臣自长安而来,距离王俭城何止千里,又是陆路又是海路的,着实不易, 很是应当休憩一段时日才是。”

  尽管他们都不明白,为何此次汉室会派遣一个方才打了胜仗的将军跟汉宫的卫尉前来出使朝鲜。

  这在历来出使朝鲜的使节中, 品秩已然高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使团副使卫尉辛元本就秩中二千石,正使张次公乃是万户侯, 是汉室里面的重臣。

  且不说朝鲜一向重视汉室使臣, 就光是这两位的身份,就足够朝鲜举行国宴来招待了。

  可这两位是汉室天子的心腹, 他们不远千里来到朝鲜,绝不可能只是空手而归,所图定然不小。

  思及这里,何瑞柏隐晦地向一旁的太尉使了一个眼色, 而后热络地朝着张次公招呼着,“君侯人品贵重,又是能够匹敌匈奴之勇士, 本官敬君侯一杯。”

  “丞相客气, 过奖了, 过奖了哈哈哈…….”张次公的酒量就是这些人加在一起也敌不过,一口将杯子里的没什么滋味的酒给喝了,随即迎上了朝鲜的诸多将军武将,大有喝个痛快的架势。

  张次公这么个豪放的喝法,辛元身为副使,却一点也不担心。

  他们家统领,虽然性子憨厚,可是正事上从来不含糊,他放心得很。

  正当辛元举起酒杯,想回敬朝鲜人时,却见朝鲜王卫右渠的嫡次子,太子卫端同母的亲弟弟燕王卫琦迎了上来。

  这个样貌俊俏,眼神却莫名有一股阴鸷气息的郡王虽然笑着,可并那么让人感觉到他的善意,“辛大人,小王仰慕汉室已久,恨不能亲赴泾渭学宫,成为泾渭学宫学子,得见大家们的风姿,可惜……..如今得见使臣,见辛大人如此风仪,可见汉室的气象宏大,令人心驰神往啊……..”

  “王爷谬赞了,愧不敢当,不敢当啊”辛元颇有深意地看着眼前这个尽管是朝鲜王嫡子,却仅仅被封了一个郡王位份,颇有战功,而没有丝毫封赏的燕王,笑得光风霁月,给人一阵如沐春风之感,“王爷若是屈尊来长安,泾渭学宫定然扫榻相迎,卑臣更是竭诚相待,必定让王爷宾至如归。”

  “辛大人这句话,小王可记下了哈哈…….今日一见辛大人,实在是觉得相见恨晚,今日不醉不归” 卫琦将手中的杯子放下,径直吩咐,“拿大的杯盏来,这个顶什么用。来来,辛大人,可要好生跟小王说一说汉室的气象,那泾渭学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