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0(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陛下容秉。”

  公孙弘不慌不忙,先是向刘彻行礼,而后对着汲黯拱手道,“都尉所言,确是实情。

  “春秋时期,齐国相国管仲,用度豪奢,经常杀牛宰羊,非丝绸不穿,非肉食不吃。可是管仲助齐称霸,北战山戎,促成齐楚结盟,尊王攘夷,一匡天下。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此之人,尽管用度奢靡,又有何不妥之处?

  “之后的齐国相国晏婴,僇崔杼之尸,灭贼乱之徒,不获名焉;使齐外无诸侯之忧,内无国家之患,不伐功焉;鍖然不满,退讬于族。如此之相国,生活节俭,礼贤下士,从不接受他人礼物财帛,反倒经常把自己的俸禄送给亲人庶民。晏婴之习性,跟管仲截然相反,安能说管仲不如晏婴,还是晏婴不如管仲?”

  公孙弘没有说出来的是,管仲晏婴都是千秋之楷模,他们的生活习性天差地别,可是没有后人能够逾越他们的功绩。但是你们能够因为这两人的习性,就质疑他们的才能吗?

  晏婴也是生活节俭,莫非他也是沽名钓誉,欺诈世人?

  他大可以学着管仲,也是铺张豪富,有人敢说他什么吗?说了有用吗?

  人做到了一定的地位,尤其是到了一国之丞相,这些流言蜚语,已经对他们没有多少用处了。能够对他们构成威胁的,不是这些微不足道的流言。

  若是哪天传出来丞相想要谋逆,恐怕还会让他们稍加在意。

  公孙弘这是明着告诉汲黯,我不用沽名钓誉,这样对我没有任何用处。

  他的话,汲黯懂了,百官懂了,刘彻也明白了。

  “丞相此言有理,实是一个谦让有礼之人。”刘彻点头,赞了公孙弘。

  待到朝会过后,公孙弘跟着刘彻到了温室殿正殿,待刘彻去看过皇后之后,方见刘彻走出了屏风,神情肃穆地坐在了上首。

  公孙弘把要说的事在心里又细细过了一遍,欠身道,“陛下,卑臣以为,泾渭学宫,不当立,故奏请陛下,废除泾渭学宫,以策万全。”

  刘彻这些天就没舒展过的眉头紧紧拧着,脸色黑沉,“丞相此言,何从说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