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5 / 7)
“小姑姑,小姑姑!”临念水从临家村到大门的那条路跑了出来,和临青溪正好面对面相逢。
“念水,你们这么早就结束练武了吗?”临青溪看到随着临念水的出现,他身后又有很多村里的孩子跑了过来。
“嗯,师父说,小姑姑说今天是小年,家家都应该祭灶神,我们也要来送灶王爷,这样明年就不用担心饿肚子了。”临念水笑嘻嘻地说道。
前两天,孙氏几人准备蒸馒头的时候,临青溪正好也在一旁帮忙,女人们聊起天也是天上地下的什么话都说,笑笑闹闹之间,她就给几人讲起了在现代的一些新年的规矩。
像是腊月初八那天要喝腊八粥,她告诉村里的女人,腊月二十三那天其实应该算小年,这天要祭灶神,做糖瓜、糖饼给灶王爷,她还给几人讲了有关灶王爷的神话故事。
不仅如此,她还哼唱了《腊月歌》:“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或许是临青溪的话太有信服力,或许是女人们也觉得这样的过年规矩很新奇,或许是大家也都想有个借口驱走一年的晦气和霉运,然后开开心心充满希望地迎接新的一年。
总之,临青溪的《腊月歌》和她讲的那些故事就在村民和外边的百姓中间开始流传开来,不到两天,所有的孩子都会唱《腊月歌》了。
最后,族长临仁义和几位族老一商量,就决定按照临青溪歌中所唱的过个新年,因为他们知道,临青溪是到过仙境的人,可能她真的见过灶王爷也不一定。
而这么多年来,百姓们日子不如意,或许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的时候,没有给灶王爷摆过供品。
不仅是他们这样想,所有开始知道灶王爷的故事和《腊月歌》的百姓都这样想,因此祭灶的时候,他们尤其的虔诚。
自此后,每年腊月二十三祭灶也成为了百姓们最为看重的一件大事。
焃昀走在所有孩子的最后面,他在门外的人群中,看到临青溪在亲自动手制作鱼丸,她的手都被冻红了。
“我来吧!”焃昀轻轻按住了临青溪的双手,然后从她的手中拿过木槌,开始把鱼肉砸成鱼泥。
“没关系,我可以的!”临青溪现在又不是弱不禁风的小丫头,她有的是力气。
↑返回顶部↑
“念水,你们这么早就结束练武了吗?”临青溪看到随着临念水的出现,他身后又有很多村里的孩子跑了过来。
“嗯,师父说,小姑姑说今天是小年,家家都应该祭灶神,我们也要来送灶王爷,这样明年就不用担心饿肚子了。”临念水笑嘻嘻地说道。
前两天,孙氏几人准备蒸馒头的时候,临青溪正好也在一旁帮忙,女人们聊起天也是天上地下的什么话都说,笑笑闹闹之间,她就给几人讲起了在现代的一些新年的规矩。
像是腊月初八那天要喝腊八粥,她告诉村里的女人,腊月二十三那天其实应该算小年,这天要祭灶神,做糖瓜、糖饼给灶王爷,她还给几人讲了有关灶王爷的神话故事。
不仅如此,她还哼唱了《腊月歌》:“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或许是临青溪的话太有信服力,或许是女人们也觉得这样的过年规矩很新奇,或许是大家也都想有个借口驱走一年的晦气和霉运,然后开开心心充满希望地迎接新的一年。
总之,临青溪的《腊月歌》和她讲的那些故事就在村民和外边的百姓中间开始流传开来,不到两天,所有的孩子都会唱《腊月歌》了。
最后,族长临仁义和几位族老一商量,就决定按照临青溪歌中所唱的过个新年,因为他们知道,临青溪是到过仙境的人,可能她真的见过灶王爷也不一定。
而这么多年来,百姓们日子不如意,或许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的时候,没有给灶王爷摆过供品。
不仅是他们这样想,所有开始知道灶王爷的故事和《腊月歌》的百姓都这样想,因此祭灶的时候,他们尤其的虔诚。
自此后,每年腊月二十三祭灶也成为了百姓们最为看重的一件大事。
焃昀走在所有孩子的最后面,他在门外的人群中,看到临青溪在亲自动手制作鱼丸,她的手都被冻红了。
“我来吧!”焃昀轻轻按住了临青溪的双手,然后从她的手中拿过木槌,开始把鱼肉砸成鱼泥。
“没关系,我可以的!”临青溪现在又不是弱不禁风的小丫头,她有的是力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