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章,国策(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闻言,苍龙沉默了,这份计划书他已经弄了很久了,本以为自己有资金,就可以得到虞书记的赞同,但却没想到,虞书记不但没有赞同,反而还很不支持。

  “建一个可以容纳各种体育赛事的体育场?创办各种体育赛事?你是在搞娱乐投资吗?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算了,或许这是你的爱好,或许也能带动一些经济,可是在农村搞什么农业技术培植?你是不是发烧了?”虞书记毫不客气,“就比如说你上次带我去看的那块地,如果三井财团,或者是九江集团在或者梦龙和万胜,能在那里建一个厂,带动的经济都能比你所谓搞什么农业技术开发要来的实在的多,还有你最后这条,给农民发工资,让他们种粮食,最后自己去卖粮食?虽然我不想说你幼稚,可你给我的这份方案里,却处处都透着幼稚,可笑,滑稽。” “你说的对,如果在安老头家的那块地上建一个厂,或者在那里搞一大片高新厂区,会比我的计划创造的gdp和现实的价值要大的多。”苍龙看着她,道,“可环境呢?环境的污染不算吗?十年之后,那里可能要花费其十年里创造的十倍价值的钱去治理?这样亏本的事情,你就只为了创造gdp是,虽然现在可以创造价值,却是在透支未来。”

  “可经济数据就是经济数据,所有人看的只有眼前,谁都知道地球的资源迟早都会枯竭,可人们还是变本加厉的在索取,谁都知道奢侈品创造的越多,对地球的伤害就越大,可又有几个人会停止去购买奢侈品?”虞书记却反问道。

  “对,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阻止的,但我们至少可以让它不至于变得更坏。”苍龙说着,看向虞书记,“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和欧洲无法相比,在未来的十年里,随着人口不断的增多,中国耕地变得越来越少,本国所生产的粮食,势必不可能满足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需求,到时候我们就必须从国外进口,如果这个国家还是这样不断的发展下去,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到五十年之内,国外就可以完全把持中国的粮食命脉,民以食为天,缺少了石油只是不能使用交通工具而已,但缺少粮食就会饿肚皮,饿肚子人就会造反。”

  “你说的那是未来,未来如何谁也不知道。”虞书记沉默了一会,却固执道。

  “那你知道为什么中央会把改革的试点选在东宁市,而不是选择在其他省份的城市?”苍龙反问道,“要比经济,很多城市都比东宁市要好的多,甚至有的城市位置占据的被东宁更好,可中央政府就偏偏选在了你们这里,难道真的只是江南省政府的争取?”

  这个问题,让虞书记沉默了,她也想过,但并没有深入,中央要做什么,她们只能与应对,而不能明着去忤逆。

  “为什么?”想了很久,虞书记终于是发问了,她到是想听听苍龙的意思。

  “你没看最近的新闻吗,中央政府将在未来的十年里,花费三十万亿去治理环境。”苍龙平静道,“三十万亿对于改革开放之初,绝对是一个巨额的数字。”

  “你的意思是说,中央意识到环境的恶化带来的后果,于是决定开始放缓经济发展?所以选择在东宁市进行试点改革?”虞书记问道。

  “有这一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因为东宁市的样本是多样化的,这里很符合中国多数城市的情况,而且这里的经济法阵的程度还并未到达无法改变的情况,而中国大多数城市都在走向现在的东宁市,或许已经超过了东宁市,所以都不可取。”苍龙说道。

  听到这里,脸上还有些讽刺的虞书记突然恍然大悟,为什么经济试点选在东宁?为什么教育试点也选在了这里?或许未来东宁市的发展,会影响到未来的国策。

  只是,虞书记很难想象,这居然会发生在东宁市,也难以想象苍龙这些猜测的大胆,但很多事实都证明,苍龙的猜测很符合这些年东宁市所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

  “所以,中央决定在这里进行试点,如果失败那我们谁也不可能在得到重用,如果成功......”后面这个虞书记有些无法想象。

  “如果成功,未来你的仕途绝对不会止步于江南省。”苍龙轻描淡写,“而杨市长的规划看起来是合情合理,可实际上却是中央最不想要的改革,而改革也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经济创造,而是合理的环境利用和经济创造并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