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交锋(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齐楚琛将订单记录,购买id,包裹分析再次仔仔细细讲了次,最后还补充说了一句:“今天我在郑时凯家里发现了他网店销售产品的包装薄膜。一个正常的卖家怎么可能在发货前,拆掉产品密封膜又自己再封一次然后在发给客户?这样多此一举浪费成本的行为,只有一个可能:要往里面加东西。”

  “我们最近一直在挖一条线,之前抓的散货卖家手上有几种东西形态,成分比例和曾经市面上流行的有所不同。”周烨泷开口提了几句之前的线索后,停顿了下望着齐楚琛继续说:

  “不能算新型产品,要非说呢就是不够标准化,制作过程,原料有点粗糙。既然郑时凯涉及制作,那我们就不能像抓出货的那样一抓了事,需要制定周密的方案。我希望我们可以联合行动。”

  张潮刚才会前强调过:这个调查是齐楚琛主导,线索目前都是刑警支队少数几个人才知道,并没有走到建档立案阶段。换而言之可以将相关资料全部转给禁毒支队,后续调查破案与刑侦无关,甚至是功劳也不要半分。

  而周烨泷的表态就是大家合作,你们发现有功,收集线索有功,这部分成绩我不抢,后续还需要你们支持,大家把这个案子配合漂亮共同完成。

  因为郑时凯的案子禁毒支队参与正式开启调查,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用的人多了,能调动的专业资源也多了。

  跟盯郑时凯的人多起来,在跟丢郑时凯两次后,终于发现他不定时的清晨出行目的地是郊区一个穷困的农村。这个村子地理位置比较奇怪,被两条高速夹在中间,附近只有个公交车站,一趟公交车间隔半小时,距离地铁站走路半个多小时,坐摩的也要十来分钟。

  这个村人口稀少因为早年附近有好几家化工厂,严重超标的污染导致土质水质变差,还有些村民罹患怪病,尤其儿童和老人。虽然后来因为媒体曝光,上级介入调查关闭了化工厂,赔付了受害村民一笔钱,但是这个村也陆陆续续搬走了大批人,常驻在这里的大部分都是些老弱病残吃救济的村民。

  这个村实在太穷,土地也种不出粮食,有劳动力,完整行为能力的村民几乎没有,所以连正经村长都没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