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6 / 7)
郝大成闻言,吞了吞口水,面露难色道:“方才奴才已透过口风给来传旨的公公了,可他却说,别说王妃娘娘与世子郡主只是病了,就算是……就算是不在了,抬也要给抬进宫里去……若不是对方态度这般强硬,奴才也不敢来白惹殿下生气。”
“抬也要抬进宫里去!”端王就冷笑起来,“真是好大的口气,把本王这端王府当什么地方了,本王今日若连几个奴才都制不住了,本王也不必再谈什么宏图大志了!还不快带路!”
郝大成忙唯唯诺诺的应了,便要服侍端王往前面去,不想方走到门口,卫玉华却来了,也不多说,只道:“殿下可是要去前面见来传所谓‘懿旨’的人?我倒是有个主意……”说着压低了声音。
既是传懿旨,来传旨的自然是罗太后身边得用的大太监,名唤常满寿,只不过连罗太后自己都不知道的是,常满寿早在很久以前,就已是徐皇后和安国公的人了,若不是他,顾贵嫔也不可能那般轻易就入了罗太后的青眼,让罗太后对其怜惜信任有加,最终导致了如今这场泼天大祸的发生。
常满寿在端王府的花厅里左等端王与卫玉华不至,右等也不至,渐渐有些不耐起来,这端王莫不是真如国公爷所说的那样,早有二心,所以有意拖延时间,好将端王妃母子三人送走?
那反倒帮了皇后娘娘和国公爷的大忙,他们正愁没有合适的理由办端王府呢,现成的理由便送上门来了,可不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吗,——不过端王应当不至于那般蠢罢?
正胡思乱想着,就听得外面有人道:“殿下来了!”
常满寿忙站了起来,迎上前几步单膝跪下给端王见礼,“奴才见过端王殿下。”被端王令人搀起来后,有意往端王后面看了一眼,方笑道:“哟,怎么不见王妃娘娘,奴才还等着王妃娘娘接旨呢!”
端王满脸的郁色:“公公不是外人,本王也不瞒你,卫氏母子已病了好几日了,偏既不让本王去瞧,也不让太医来看,也不知到底想干什么……不就是本王的侧妃与孺人不日就要相继临盆了吗,就这样给本王脸色瞧,半点容人之心也没有,早知如此,当初本王就算拼着抗旨,也不该娶这样一个夜叉进门的!公公来得倒是正好,她不将本王放在眼里,总不敢连皇祖母也不放在眼里罢,趁此机会,正好可以让皇祖母帮着本王管教一下她!”
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通,仍不见卫玉华过来,脸色不由越发的难看起来,喝命郝大成:“再去瞧瞧王妃怎么还不来,难道她还打算等着本王亲自去请她不成?”
话落,门口总算有动静了,端王因没好气道:“常公公来传皇祖母的懿旨,代表的便是皇祖母,你让他空等这么久,该当何罪?”
来人却并不是卫玉华,而是另一个包得严严实实,只露一双眼睛在外面的女子,经其自报家门后,端王才知道她是春暄,不由越发的没好气:“在府里你包得这般严严实实的做什么,难道还怕被人看了去不成?王妃呢,她怎么不过来?”
春暄闻言,“噗通”一声跪到地上便哭了起来:“王妃娘娘不是不想过来,实在是没法儿过来啊。前几日王妃娘娘与世子郡主不是病了吗,其实不是病,而是小郡主不知怎么的,竟莫名的染了天花,一开始娘娘只以为小郡主是受了风寒,也没引起警觉,只让奶娘给吃了丸药也就罢了,谁知道次日起来,小世子也出现了相同的症状,而且小郡主身上还有了星星点点的小红点,王妃娘娘急了,想着陶妈妈见多识广,遂叫了陶妈妈来看,方知道是天花,可此时已经迟了,连王妃娘娘和我们身边几个服侍的都或轻或重也染上了。”
“谁都知道天花是传染的,染上者能幸存的,十中无一,王妃娘娘如何敢在这当口进宫去,万一再传染给了皇上和太后并各宫娘娘,岂非真正是万死也难辞其咎了……”春暄还在抽抽噎噎的哭诉着。
厅内众人却早在听她说出‘天花’两个字时,已做鸟兽状散得离她远远儿的,常满寿自然也不例外,端王更是气急败坏的叫道:“卫氏到底是怎么当母亲的,竟然两个孩子都染上了她才发现是天花!还有,既已发现是天花了,为什么不禀告本王,不让人传太医?如今两个孩子怎么样了?若是他们有个什么好歹,本王绝不与她善罢甘休!”
↑返回顶部↑
“抬也要抬进宫里去!”端王就冷笑起来,“真是好大的口气,把本王这端王府当什么地方了,本王今日若连几个奴才都制不住了,本王也不必再谈什么宏图大志了!还不快带路!”
郝大成忙唯唯诺诺的应了,便要服侍端王往前面去,不想方走到门口,卫玉华却来了,也不多说,只道:“殿下可是要去前面见来传所谓‘懿旨’的人?我倒是有个主意……”说着压低了声音。
既是传懿旨,来传旨的自然是罗太后身边得用的大太监,名唤常满寿,只不过连罗太后自己都不知道的是,常满寿早在很久以前,就已是徐皇后和安国公的人了,若不是他,顾贵嫔也不可能那般轻易就入了罗太后的青眼,让罗太后对其怜惜信任有加,最终导致了如今这场泼天大祸的发生。
常满寿在端王府的花厅里左等端王与卫玉华不至,右等也不至,渐渐有些不耐起来,这端王莫不是真如国公爷所说的那样,早有二心,所以有意拖延时间,好将端王妃母子三人送走?
那反倒帮了皇后娘娘和国公爷的大忙,他们正愁没有合适的理由办端王府呢,现成的理由便送上门来了,可不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吗,——不过端王应当不至于那般蠢罢?
正胡思乱想着,就听得外面有人道:“殿下来了!”
常满寿忙站了起来,迎上前几步单膝跪下给端王见礼,“奴才见过端王殿下。”被端王令人搀起来后,有意往端王后面看了一眼,方笑道:“哟,怎么不见王妃娘娘,奴才还等着王妃娘娘接旨呢!”
端王满脸的郁色:“公公不是外人,本王也不瞒你,卫氏母子已病了好几日了,偏既不让本王去瞧,也不让太医来看,也不知到底想干什么……不就是本王的侧妃与孺人不日就要相继临盆了吗,就这样给本王脸色瞧,半点容人之心也没有,早知如此,当初本王就算拼着抗旨,也不该娶这样一个夜叉进门的!公公来得倒是正好,她不将本王放在眼里,总不敢连皇祖母也不放在眼里罢,趁此机会,正好可以让皇祖母帮着本王管教一下她!”
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通,仍不见卫玉华过来,脸色不由越发的难看起来,喝命郝大成:“再去瞧瞧王妃怎么还不来,难道她还打算等着本王亲自去请她不成?”
话落,门口总算有动静了,端王因没好气道:“常公公来传皇祖母的懿旨,代表的便是皇祖母,你让他空等这么久,该当何罪?”
来人却并不是卫玉华,而是另一个包得严严实实,只露一双眼睛在外面的女子,经其自报家门后,端王才知道她是春暄,不由越发的没好气:“在府里你包得这般严严实实的做什么,难道还怕被人看了去不成?王妃呢,她怎么不过来?”
春暄闻言,“噗通”一声跪到地上便哭了起来:“王妃娘娘不是不想过来,实在是没法儿过来啊。前几日王妃娘娘与世子郡主不是病了吗,其实不是病,而是小郡主不知怎么的,竟莫名的染了天花,一开始娘娘只以为小郡主是受了风寒,也没引起警觉,只让奶娘给吃了丸药也就罢了,谁知道次日起来,小世子也出现了相同的症状,而且小郡主身上还有了星星点点的小红点,王妃娘娘急了,想着陶妈妈见多识广,遂叫了陶妈妈来看,方知道是天花,可此时已经迟了,连王妃娘娘和我们身边几个服侍的都或轻或重也染上了。”
“谁都知道天花是传染的,染上者能幸存的,十中无一,王妃娘娘如何敢在这当口进宫去,万一再传染给了皇上和太后并各宫娘娘,岂非真正是万死也难辞其咎了……”春暄还在抽抽噎噎的哭诉着。
厅内众人却早在听她说出‘天花’两个字时,已做鸟兽状散得离她远远儿的,常满寿自然也不例外,端王更是气急败坏的叫道:“卫氏到底是怎么当母亲的,竟然两个孩子都染上了她才发现是天花!还有,既已发现是天花了,为什么不禀告本王,不让人传太医?如今两个孩子怎么样了?若是他们有个什么好歹,本王绝不与她善罢甘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