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 复国(4 / 1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教育和科技上也纷纷延续了萧如薰的作风,努力推动教育普及和科技进步,尤其支持蒸汽机的发展,在萧振邦在位期间的永兴十七年,大秦第一个具有实验性质的蒸汽机问世。

  萧振邦统治大秦二十六年,永兴二十六年,他退位了,将皇位禅让给皇长子萧志高,自己退居万寿宫为太上皇,被史家评论为追随他父亲的脚步,之后在萧志高统治的第六年因病去世。

  此后,萧秦皇朝一直都贯彻着萧如薰制定下来的一些重要政策,比如皇权下乡,比如陵邑制度,比如教育普及,比如官员选考和开海等等政策。

  如果一直坚持这样的政策,萧如薰感觉大秦或许也不会出问题。

  坏事儿就坏事在第七任皇帝萧永志任上,他停止了陵邑政策的推行,在位时以宽厚仁慈著称,不杀大臣,不搞政治运动。

  他统治的二十年间,大秦非常繁荣昌盛,政治清平,百姓安定等等等等。

  但是很诡异的是,从他统治的这一时期开始,秦政府的财政收入出现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下滑,地方税政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继任的第八任第九任皇帝都试图恢复陵邑制度,但是没能成功,第十任皇帝开始,陵邑制度的恢复成为政治禁区,而第十任皇帝也开启了二十年不上朝和群臣斗法的先河。

  大秦国运开始走下坡路。

  但是不得不说,依靠贯穿始终的科技制度和教育制度,大秦的科技推动了国力的发展,使得大秦的军力一直非常强盛。

  大秦始终没有在外部遭遇到军事威胁,反而在外部成为了很多其他国家的军事威胁,军事飞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

  但是大秦的内部矛盾却逐渐尖锐起来,从朝堂蔓延到了国内其他地方,一种对萧秦皇室不满的言论从第十任皇帝萧常兴开始逐渐成了气候。

  他们对皇室的财产和皇庄制度大加抨击,认为皇室在与民争利,抨击特务制度,认为大秦的特务机构是恐怖组织,危害全民的安全等等。

  随后,这种大逆不道的思想引发了秦政府的打压,秦中央政府对思想的打压和对教育方面的钳制更加厉害了,由此引发了民间知识分子更多的不满和反抗,引发了更大的内部混乱,并且引发了一系列的动乱暴乱。

  秦政府开始使用暴力手段对这些知识分子引发的暴乱进行镇压和逮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