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对质(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纵观先帝驾崩,母妃去世之后,父王看似野心勃勃,对帝位势在必得,可真正却没做出过几件符合他野心的事情。”

  “而父王就算本身志大才疏,来萃苑设下多年,至于一个明事理的人都没有?”

  “退一万步来讲,不提那些陆陆续续招揽上门的参差不齐的宾客了,就说前清平侯,如果真的尽心尽力辅佐父王,父王对其一向也还敬重……却还是让父王碌碌一生,一无所获,一事无成,那,也未免太对不起先帝专门册封的爵位了。”

  益王这会儿没看永春侯,却还是提到了这个弟弟,“……而且父王这些年来对臣每况愈下,却没有给他跟陆氏所出的幼子该有的体面与栽培,反而将其藏在后宅,别说外人,连宫闱之中都无法得见。那会儿臣还是年轻,难免气盛,光顾着嫉恨愤怒,始终没能想到真相上去。”

  他默然片刻,轻声说道,“陛下,前清平侯……那陆春草,其实根本不是孝宗所遗之人,而是,神宗先帝的人,对么?”

  一直没说话的永春侯猛然抬头!

  却见天子与益王都是一脸平静,淳嘉眸色沉沉的看了眼益王,缓声说道:“朕不知道。”

  他顿了顿,又继续,“朕虽然是先帝嗣子,但毕竟束发之后才从扶阳郡来帝京,这些往事,朕从来不清楚。”

  “那陛下当初就没对父王的举动起过疑心?”益王眯起眼,“还是您觉得,父王就合该蠢笨至此?”

  天子思索了会儿,说道:“朕诸事缠身,其实并没有多少辰光去揣测摄政王的想法与行事,是否合理。”

  他光想着怎么干掉这个便宜皇叔,自己大展拳脚了。

  而且,就像皇帝自己说的那样,他是十五岁才从扶阳郡过来登基的,对于公襄氏的主支成员的过往并不了解。

  甚至格格不入。

  故此公襄若寄的举动虽然很多时候颇为矛盾,难以解释,甚至连云风篁都私下里提出来过好多质疑,然而皇帝不免觉得,可能这位便宜皇叔就是如此不堪造就?

  毕竟摄政王的兄弟,可是以正子嫡孙的身份,被外戚逼得郁郁而终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