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章 大结局(7 / 8)
此时的欧罗巴洲,信仰天主教的西班牙、葡萄牙、神圣罗马国、奥地利、教皇国,因为在宗教战争中失败,国力严重下降,唯一的天主教战胜国法兰西,并不站在天主教国家的一边,也不维护天主教国家的利益,甚至有信仰新教的势头。
神圣罗马国因为担心法兰西反对,不敢加盟《里斯本条约》,但暗中鼓动教皇国加入《里斯本条约》,以刺探法兰西的态度。
教皇国在法兰西的干涉下,未能加入《里斯本条约》,但为了向华夏示好,承认华夏国皇帝李自成是东方的教皇,与罗马教皇兄弟相称。
七月,华夏的美洲伯利省会州府发现大量的金矿,传至国内,百姓纷纷搭乘东盛贸易公司的商船前往会州淘金。
汉人在美洲的数量急剧增加,华夏朝廷顺势而为,在伯利省以北的海岸线建立琅琊省、海岸省。
华夏永昌十八年(公元1660年),西海舰队将整个美洲的西北角纳入华夏,立为雷光省,雷光省隔着孙标海峡,便是华夏的勒拿都督府,至此华夏在美洲的土地,已经不是飞地,而是与亚洲的土地基本连接一体。
华夏永昌二十年(公元1662年)四月,华夏得知英格兰、法兰西、荷兰在北美大陆东海岸建立殖民地,便抢先在落基山脉以东的苏里河、密西西比河中游,扶植三个印第安小国百度、网易、华为。
五月,三个印第安小国与华夏签订《元州公约同盟》,成为华夏的盟国。
《元州公约同盟》几乎是《亚盟》的翻版,参加《元州公约同盟》的国家,除了相互之间有军事协助的义务,所有国家必须推行汉语,以汉语为唯一官方语言;废除原始宗教,改奉天主教。
九月,五大湖西岸,第四个印第安小国恒大建国,随即加入《元州公约同盟》,成为《元州公约同盟》的第五个成员国。
华夏的势力扩张至五大湖。
华夏永昌二十一年(公元1663年),三月,英格兰殖民至扩张至五大湖,与恒大国发生冲突,华夏以《元州公约同盟》盟主的身份斥责了英格兰,英格兰殖民者遂折而北上。
百度、网易、华为、恒大四个印第安小国,在英格兰、荷兰殖民者的强大压力面前,纷纷向华夏示好,因为过呗的百姓与汉人面貌非常接近,他们相信了印第安人是从亚洲迁移过来的坊间传言,承认印第安人是汉人的后裔。
十一月,由华为国牵头,百度、网易、华为、恒大四国,百姓认祖归宗,归为汉籍,并得到华夏的恩准,四国与华夏的关系更近了一部,华夏与四国修订了《元州公约同盟》,增加了两条内容:同盟国国民必须以汉人为主体;华夏用武力保护所有同盟国安全,同盟任何一国受到外部入侵火武力威胁,所有同盟国必须提供军事帮助。
华夏永昌三十三年(公元1675年),七十高龄的李自成,主动退位,称太上皇,太子李松继位,改元盛和,以次年为盛和元年。
↑返回顶部↑
神圣罗马国因为担心法兰西反对,不敢加盟《里斯本条约》,但暗中鼓动教皇国加入《里斯本条约》,以刺探法兰西的态度。
教皇国在法兰西的干涉下,未能加入《里斯本条约》,但为了向华夏示好,承认华夏国皇帝李自成是东方的教皇,与罗马教皇兄弟相称。
七月,华夏的美洲伯利省会州府发现大量的金矿,传至国内,百姓纷纷搭乘东盛贸易公司的商船前往会州淘金。
汉人在美洲的数量急剧增加,华夏朝廷顺势而为,在伯利省以北的海岸线建立琅琊省、海岸省。
华夏永昌十八年(公元1660年),西海舰队将整个美洲的西北角纳入华夏,立为雷光省,雷光省隔着孙标海峡,便是华夏的勒拿都督府,至此华夏在美洲的土地,已经不是飞地,而是与亚洲的土地基本连接一体。
华夏永昌二十年(公元1662年)四月,华夏得知英格兰、法兰西、荷兰在北美大陆东海岸建立殖民地,便抢先在落基山脉以东的苏里河、密西西比河中游,扶植三个印第安小国百度、网易、华为。
五月,三个印第安小国与华夏签订《元州公约同盟》,成为华夏的盟国。
《元州公约同盟》几乎是《亚盟》的翻版,参加《元州公约同盟》的国家,除了相互之间有军事协助的义务,所有国家必须推行汉语,以汉语为唯一官方语言;废除原始宗教,改奉天主教。
九月,五大湖西岸,第四个印第安小国恒大建国,随即加入《元州公约同盟》,成为《元州公约同盟》的第五个成员国。
华夏的势力扩张至五大湖。
华夏永昌二十一年(公元1663年),三月,英格兰殖民至扩张至五大湖,与恒大国发生冲突,华夏以《元州公约同盟》盟主的身份斥责了英格兰,英格兰殖民者遂折而北上。
百度、网易、华为、恒大四个印第安小国,在英格兰、荷兰殖民者的强大压力面前,纷纷向华夏示好,因为过呗的百姓与汉人面貌非常接近,他们相信了印第安人是从亚洲迁移过来的坊间传言,承认印第安人是汉人的后裔。
十一月,由华为国牵头,百度、网易、华为、恒大四国,百姓认祖归宗,归为汉籍,并得到华夏的恩准,四国与华夏的关系更近了一部,华夏与四国修订了《元州公约同盟》,增加了两条内容:同盟国国民必须以汉人为主体;华夏用武力保护所有同盟国安全,同盟任何一国受到外部入侵火武力威胁,所有同盟国必须提供军事帮助。
华夏永昌三十三年(公元1675年),七十高龄的李自成,主动退位,称太上皇,太子李松继位,改元盛和,以次年为盛和元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