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主任话犹未尽,又伸出手一比划:“均价还不到三千,嘿!走走走,进屋坐。”

  刘主任的妻子和女儿在客厅坐着看电视,大家互相介绍了认识。寒暄了几句,落座后,刘主任的妻子女儿就回房间了。

  “刘哥,你怎么也没有回家乡?”

  “女儿高三了,马上要高考。”

  “啊,我妹妹也高二了,所以我们今年也没回去。”

  “咦,什么学校?高二就搞得这么紧张?”

  “刘主任,我妹在珠山一高读书,她读书很厉害,比我强多了。”蒋善一脸骄傲。

  池澈不动声色插了进来:“刘哥,虎父无犬女,你家这么漂亮的闺女在哪儿就读啊?”

  “哦,我家那个就在博雅公学读。一开始在国际部,准备让她去留学。后来还是转回了双语部,准备让她参加高考。唉,我几个老同事的女儿,一出去就不回来了,又都是独生女,现在那几个老家伙过年过节都是孤零零的。还有一个找了个德国佬当老公,跟女婿语言都不通!哎,我就一个女儿,也没想着要她去做多大研究,做什么女强人。在广东读书,像善善这样回珠山我觉得很好。”

  池澈又是一副找到知己的惊喜:“刘哥特立独行!你这想法很难得啊!我也很赞同你这观点,女孩子嘛,还是要嫁门当户对、知根知底的人家,嫁那么远,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完全不同,万一受点委屈,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以后我家的女儿也是这样安排,国内读大学,或者读到大二大三的时候想办法让她出国当交换生。留学感受一下、结交一些朋友就行了。要是太小去留学,洗脑太厉害,这个女儿就不是你的了!”

  “知己啊!来来来,吃点果子!说实在,中国人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现在倒真不是指望着这些小的来养老。但也最好在身边啊,不要说每天吧,最好每个星期能见见面。不然老头对着老太太,每天日子怎么熬?嘿,我那几个老同事现在可后悔死了,教英语那个还好,探亲度假还算没语言障碍。其他几个过去探亲根本呆不住,比住农村还没意思!”刘主任滔滔不绝,满脸的同情。

  “哈哈哈,这是有人在前面探路,刘哥运气真好!”

  “唉,还是醒悟得有点晚,现在她妈在帮着补数学。国际部都读了好几年,那学费才贵!早知道一直读双语部,嫁妆钱都省出来了!”

  “来来来,刘哥,看看小弟今天带的这酒够不够档次,再留个几年,当成女儿红也挺好!”

  “啊,老弟啊,你太客气了,过来拜年我就很高兴了,还搞什么酒?”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