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借粮(3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寒老爷子可不一样,比起赵天南,寒老爷子显然要更加果断。

  按寒老爷子的说法,大武朝这二十几年来对商人可着实不薄,这些商人们享受了大武朝给的好政策,当然也理应在大武朝遇上困难时出一分力。

  因灾荒是发生在江南的,征粮的对象当然首屈一指的也是江南的粮商。

  粮商们才决定了要牢牢抱团,寒老爷子就已经直接派了兵去江南,一边兵临城下,一边派了那能说会道的官员仔细游说。

  寒老爷子也没打算让粮商们将粮食无偿贡献出来,而是提出让这些粮商借粮给朝廷,待明年秋收之后朝廷有了税粮,再将粮食还给粮商们,当然了,为了弥补粮商们献粮的损失,寒老爷子也给了这些粮商甜头,比如说未来三年免税啦,三年之内粮商们运粮由朝廷负责啦之类的。

  虽然这些甜头其实还是比不上在灾荒年间拿粮食牟取暴利的获利多,但其实算下来,粮商们也只是少赚了些。

  几乎是朝廷的征诏一下来,那家新开的粮行就第一个响应,二话不说的就将所有的余粮都上交给了朝廷。

  有了这样一个异类,江南粮商们只能无奈的斥一声猪队友。

  但俗话说的好,胳膊拧不过大腿,粮商们沉默几天之后到底还是同意了。

  不同意又能如何,人官兵都到门外等着了,同意了也只是把粮食借出去一年,到时候粮食还在,还能免税以及不用担心未来几年粮食的运送问题,若是不同意……

  难道还真能与朝廷硬着来?

  谁都知道如今暂摄朝政的是寒老爷子,谁也不怀疑寒老爷子有没有这个决断对那些硬骨头下手。

  江南的粮商们无奈之下,只能也跟着点头,将自家的粮食老老实实的上交了。

  别以为能瞒报自家粮食数量,人家朝廷的人上门时就带了本小册子,里面可是将各家粮行的粮食数量记了个清清楚楚,差点以为自家是不是出了内贼。

  也是到这时,江南的老牌粮商们才发现了另一个让他们气得差点吐血的事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