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年的龙首变成了白头山群峰,天池是龙口,瀑布是龙涎,逶迤起伏、绵延不断的龙体便是龙岗大山了,龙鳞是千里森林,龙爪划出了二十四条沟谷及浑江八支流和三江通海,长长的龙尾巴竟甩到了沈阳城的东陵和北陵。据说在很多年前,还真有人在天池旁亲眼目睹了当年玉皇大帝锁押神龙的那根大铁链呢!

  “现在把两个故事结合在一起看,能想到什么事情吗?”夕羽惠讲完之后,随即问道我。

  我真不知道如何把两个故事结合在一起看,毕竟第一个故事是讲述长白山山神,而第二个故事,便是将长白山的由来。对于第一个故事,我也没什么看法,因为这和我掌握到的信息没有什么联系。可是对于第二个故事,里面出现的那条八头巨龙,倒是与羌尧传说中出现的八头龙形象类似,而且夕羽惠所说的传说中的故事,就是发生在长白山,而羌尧便在长白山群山之中。

  于是我不解的问夕羽惠,第二个故事里面的八头龙,会不会和羌尧传说的龙有所联系?再就是这两个故事之间,到底存在什么联系呢?

  “这两个故事的顺序说反了,应该先说第二个故事,再讲第一个故事,这样你们可能容易理解。这两个故事之间,应该是一种解说的关系。第一个故事更像是对第二个故事神话般的解说。因为古时讲究天赋神权,所以将第二个故事演变成一个故事,更容易达到天赋神权的目的。所以你们才会听到,第一个故事里面,每一个角色都是有明确的名字。如果你细心听故事,第一个故事里面,乌龙是山主的第九个徒弟,这个‘九’恰好和龙之九子相同。而成为山神的人,恰恰就是第九个徒弟。”一直闭口不谈的风干鸡,此刻却出乎意料地开口说道。

  风干鸡的话,我只是微微听懂了一点,特别是他说龙之九子的时候,看来第一个故事里面的主角乌龙,应该也是跟龙有点关系。至于他前半句说的那些第一个与第二个故事之间的关系,听得我直接头大了,关系也太复杂了,我也不太明白,为什么第一个故事是对第二个故事的解说。看得出来除了夕羽惠之外,大家多风干鸡刚刚说的那么一堆话,都不是特别明白,就连夏夏也是一脸专心思考的表情。

  我这边还在琢磨刚刚风干鸡说的话,那边风干鸡就冷冷地问道夕羽惠,她所讲述的这两个故事,是从什么地方听来的?

  “当年去长白山的时候,听当地的人给我们讲的。类似这种传说故事还有好多,不过,联想到有关羌尧的传说,我觉得这两个故事之间,可能与羌尧有所联系,所以就给大家讲来听听。”夕羽惠简单地回答道。

  夕羽惠回答之后,我从后视镜里,看到驾驶座上的风干鸡,脸上竟然露出了一种诡异的笑容。

  第九十八章 传说与实际的联系

  我不知道风干鸡现在的笑容,到底是想表达什么意思,而且自从上车以后,风干鸡就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这次听到夕羽惠讲述的两个传说故事,居然破天荒的发表了一下自己的见解,而且最后脸上又露出了这种看起来很是奇怪的笑容。小哥现在在想什么呢?

  大凯这个时候一脸狐疑的问夕羽惠,“夕姑娘啊,我让小哥说的有点糊涂了,你刚刚讲的这两个故事,和咱去羌尧有啥关系啊?”

  夕羽惠对大凯解释说,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这两个传说故事都暗示了羌尧的存在。第二个故事当中甚至出现了,象征羌尧的那种八头龙,而第一个故事听起来非常的隐晦,不过这是满族流传的一个故事,就是所指的长白山神,就像风干鸡说的一样,第九个徒弟,恰好是预示的龙之九子,而且这个神话之中的主角乌龙,最后也是以龙的形象出现。第一个故事更像是对第二个故事润色后,更加贴近现实的解说。

  而风干鸡所说的天赋神权,也正是第一个故事中想要表达的意思。在满族传说故事之中,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传说,均是为了体现人神合一这个意思,其实这是古时统治者管用的手段,宣扬君权神授。有的人甚至认为第一个故事之中,乌龙的形象就是努尔哈赤。夕羽惠提到,满清后来甚至将长白山奉为神山,禁止一切在长白山上的活动,据说满清的龙脉,就是在长白山。

  看起来大凯还是不太明白夕羽惠在说什么,不过大凯还是装作很明白的点了点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