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奏就奏吧(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着他把周十一郎拉到案前,提着奏折:“你要提炼出两句,骇人听闻的,放在前面,比如说,刘瑜里通敌国!比如说,刘瑜欲行大逆!嗯,按你这秦折,你应该弄一个,诸如,国贫官富,前方将士浴血奋战,后方良马尽入私囊!不严谨,我凑这两句不太严谨,反正,大约这意思,百十字,把事情说清楚,呈上去了,上头有兴趣,自会叫你详细?报,到时你再交这一份便是。”

  等着周十一郎满脸茫然要出去,刘瑜又叫住他:“我有专一直奏御前逻卒文字的权柄,你写得好了,可以不经御史台,我奏事时,帮你递上去。”

  “可,可小人这是对相公您不利啊!”周十一郎彻底懵了。

  刘瑜笑着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是吗?我不觉得啊,你好好回去写就是。”

  打发了周十一郎,白玉堂却就一脸的悔恨,刘瑜安慰长道:“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好事?”

  “好事。”刘瑜点了点头。

  是不是好事不知道,当远在汴京的王安石,从皇帝手里接过这份奏折时,连同边上的曾公亮曾相爷,大宋帝国的君臣三人,真的是感觉到哭笑不得。

  因为随着刘瑜报奏他如何在夏、辽云运作,让他们两方在黑山到天德军处,形成不断流血的伤口,以让夏人无力支援青唐之外,还有刘瑜举荐周十一郎的信,这倒罢了,刘瑜举荐个把低级武官,这真不是事,别说一路经略,就是知县知州一流,通常也会准了的。

  但让人无奈的是,随同而来的,里面还有一封奏折,是这位周十一郎所写的,举报刘瑜和大名、京兆府众官僚,中饱私囊,没去良马一千匹。

  而这份奏折上,居然有刘瑜副署:臣瑜,经查该员所奏事宜,确有其事,大多属实,不敢瞒上。

  然后还有刘瑜的请辞致仕的折子。

  “他这算什么意思?自污么?”皇帝非常不开心,语气也不是太好。

  曾公亮在边上接过这些文件看了,抚须笑道:“他以为弹劾他的是乌台御史,而他是帝国宰相么?还请辞呢!哈哈哈哈!”

  一般御史骂宰相,相爷略要脸些,就会请辞避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