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唐逸夫忙抬起头,听何天影的口气带有几分责备的意思,他明白何天影是对自己目前被伊海涛拉在了后面不满意,忙说:“书记,我检讨,这些日子光顾着埋头拉车,忘记了抬头看路,辜负了您的期望。”

  何天影又问:“刚才和光耀谈得怎么样啊?”

  唐逸夫说:“报告书记,谈得很好,我深受启发。”

  “深受启发还不行,还要付诸行动。”何天影借题发挥地说:“当下民主监督提得非常响亮,但为什么总是停留在口头上呢?除了制度本身不健全,措施不得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真正调动起监督者的积极性,没有把民主监督变成自觉的行动,反而监督者还要冒着被打击报复的风险。这是很不正常的,不能把监督变成了温良恭俭让,必须出重拳,下猛药,让违法违纪者付出惨重的代价。”

  唐逸夫心里一喜,忙说:“是,是,我一定要深刻领会,按照领导的指示去办。”

  何天影的话看似空泛,但在唐逸夫听来,却是倍受鼓舞。

  唐逸夫由此做出了这样的推理:如果我现在处于领先的地位,伊海涛也会千方百计全力以赴地抓住我的把柄把我拉下马,我现在出重拳、下猛药,是光明正大的监督,是合理合法的,不是动机不良,更不是卑鄙无耻,社会舆论会支持,民众会用户。

  都是聪明人,根本不用把话说透。

  唐逸夫十分明白,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现实,更无法超越国度。他仿佛为自己寻找到了更多的应该去把伊海涛搞下来的理由,心也开阔了许多。

  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唐逸夫下定了决心:中原逐鹿,鹿死谁手现在尚无定论,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赢家!

  领导的指示总是高瞻远瞩,他只能给你指明方向,他不可能会跟你谈到具体的行动步骤。

  蓝光耀听出了何天影与唐逸夫谈话的玄机,他是个耐不住寂寞的家伙,也是善于揣摩领导心思的人,他知道何天影把自己带出来绝不只是为了充当陪客,到了这个时候,该他出面来点破了。

  想到这,蓝光耀便说:“我是这么领会老板的指示精神的,出重拳,就要击中要害,下猛药,必须药到病除。以我个人的工作经验来看,所谓的要害,就是工程建设领域,所谓的猛药,就是官商勾结,营私舞弊。”

  蓝光耀长期充当何天影的打手,害人整人是他的长项,此言一出,几乎就是在明确地告诉唐逸夫,在当前的形势下,正常的套路已经完全不可能超越伊海涛,除了背后捅刀子下黑手别无选择了。

  何天影没有做声,相当于就是默认了蓝光耀的说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