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南岭县是青原市最偏远的一个县,山多地少,交通不便,没什么致富的门路,更不可能引进外资,长期下来就成了东南省出了名的贫困县。

  为了改变南岭县贫穷落后的面貌,朱敏文当市长的几年前,号召农民们种核桃,支持银行给农民贷款购买树种,眼见着到了今年核桃大丰收了,本来说好了由县里统一组织收购,原来联系好的收购商却不见了人影。

  这么一来,核桃赔本都卖不出去,连存放的地方都找不到,还要还银行的贷款,乡亲们为此发了愁,结果导致了大批群众上访,几次围堵县委县政府。

  县委县政府两头不落好,市里说他们没有把工作做扎实,农民们说他们只会讨好上级,不关心老百姓的利益与死活。

  对于这个问题,刚开始启动的时候,伊海涛就觉得市里和县里有些操之过急。可当时的市长朱敏文信心十足,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唐逸夫也极力赞成,伊海涛刚担任常务副市长不久,对南岭县的情况也不够熟悉,自是不好多提反对意见。

  现在回过头来看,矛盾和问题暴露出来了。

  大概两个月前,农民们聚集过一次,将县委县政府堵得水泄不通,非要讨个说法。南岭县的付大木等人就把问题往市里推,农民们又来市里小规模地上访过一次。

  为此,朱敏文让分管农业的唐逸夫主持召开了专门的协调会议,决定市里拿一点资金,县里自筹一点资金,用于善后工作,要求县里必须做好农民的安抚工作,保证社会稳定。

  筹集来的资金只能是杯水车薪,县委县政府拿到钱之后,又没有完全用于核桃的收购上,而是用于支付了拖欠的教师工资,中考和高考在即,教师队伍的稳定更是燃眉之急。

  付大木他们考虑,县里收购了核桃同样是积压,还要找地方存放,对于解决农民的难题自然态度不积极。但是,迫于上面和下面的压力,无可奈何之下,不得不采取了强行压制的措施,阻止农民们上访闹事。

  第580章 城管伤人

  这一来不要紧,因为协调会的精神没有落实到位,拖的时间一长,矛盾进一步暴露和激化,比如农民们的贷款怎么还?没了收入,农民怎么解决生活问题?

  这是谁之错?

  难道各级政府和领导没有责任?

  这种现象不仅青原独有,全国各地都不乏类似的例子,只不过具体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