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伊老师,你也别太过担心,一般层级的干部可能还好说,讨论到市委书记、市长这个层面的干部,其他人说话作用就有限了,最后关键时刻还是要靠两位大领导来拍板定夺。”叶庆平说着,竖起右手大拇指朝上晃了晃。

  伊海涛趁机就说:“可惜,我以前和南书记和乔省长都没什么工作上的接触,南书记也是这一次才有直接的接触,和乔省长就更不熟悉了,估计他对我没多少印象。”

  叶庆平说:“是啊,你在交通厅是副职,到青原任常务副市长的时间也不长,和两位主要领导接触的机会少,他们对你不够了解也属正常。不过,这次南书记下来视察,你机会抓得不错。”

  伊海涛不无担忧地说:“据我所知,好像也有点后遗症。”

  “这是有人背后在搞小动作。”叶庆平心平气和地说:“其实,我和乔省长有过几次接触,感觉他应该是个直率的性情中人,骨子里颇有些文人情怀,与你我这些人很容易拉近距离。”

  “哦,是这样?”伊海涛有些惊讶。

  看来,传闻与事实还是有差距的。

  叶庆平从事人事工作多年,对人的感觉应该是非常准确的。乔省长是一位有着远大政治抱负的领导,不可能会和一位下属计较这么一些鸡毛蒜皮的事。

  叶庆平说:“我想,你倒真是需要让他熟悉一下,如果他对你一点都不了解,又有人在背后煽风点火,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可是,我总不能无缘无故地跑到乔省长面前,说我是青原市的伊海涛,我有些工作没做好,请你批评指正。唉,要是还在省直机关工作,或者像你老弟这种岗位,就可以近水楼台呀。”伊海涛的话,既有玩笑,也是实情。

  “哈哈,哪有像你这样主动把错误往自己头上扣的。”叶庆平略一思考,便当场献了一计。“我听说,乔省长正在组织农村经济工作方面的调研,你要是能提交一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那就再好不过了。”

  原来,乔明松曾经在某国家级社科院任职多年,对理论研究情有独钟,特别关注事关重大国计民生的应用性理论问题。就是在担任省长的这几年,他还亲自给理论刊物写过文章,经常组织开展一些专项调研活动。

  全省农村经济工作结束之后,他强烈地感受到各市县的负责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还不够清晰,存在着盲目胡乱作为和茫然不知作为的倾向,因此就萌发了邀请一批高等院校、社科研究机构的专家开展调研活动的想法。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乔省长对于专家推介的重点调研报告,一般都会认真阅读,还经常会有重点指示。”叶庆平举例说:“现在省行政学院的汪院长,就是在前几次的调研活动中,写出了两篇高质量的文章,让乔省长产生了深刻印象,前任院长调离之后,乔省长就力举他担任院长,一下子就从副厅调提拔为正厅职了。”

  不用细想也能掂量出,叶庆平的这个主意确实很够分量,也很够交情。不知底细者,绝对不会朝这方面考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