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庄起摸了摸鼻子,第一次觉得孟知微看人的眼光有问题。

  …………

  张家今日宾客盈门,老夫人六十大寿,不管是当年与老太爷有过交情的,还是如今与张家兄弟有过来往的,都上门贺寿了。不少同僚还带了自己的儿子来,听说张家有两个女儿即将及笄,也该是说亲的时候了,她们的父亲在皇帝面前挂了名号,前路只会更加宽广,提前拉上关系也是一条明路。

  张氏作为女儿,少不得与两位嫂嫂一起招待客人们。

  官家女眷来得也多,俱都带上了女儿,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因为不管是大嫂还是二嫂,她们的长子也都还未曾娶亲。以前是因为父亲官职不尴不尬,两位嫂嫂挑三拣四,比张家门槛高的别人看不上他们家,比张家低的她们也看不上人家,于是一拖再拖。这次正好趁着机会,两位嫂嫂也想将儿子们的终身大事给解决了。

  其中一家大嫂许氏见之格外的亲切,听说姓李,是户部尚书的家眷,今日这对夫妻不单都来了,还带来了两个儿子,正在前院与张氏兄弟说话。

  许氏拉着户部尚书夫人的手,对着张氏笑道:“这位是如夫人,小姑你成亲之时如夫人正巧长子满周岁,没赶上贺喜。”

  张氏多年没在皇城,对众多官家女眷早已不熟悉,听了介绍也没有露出丝毫惊喜的模样,颇为稳重的攀谈了几句。

  许氏趁机问如夫人:“听闻你的长子也来了,他可难得出门一次,不请我等见见?”

  如夫人笑道:“我来你家吃寿面,你倒惦记起我的长子来,可见司马昭之心。”

  许氏颇为隐秘的瞧了瞧张氏,笑道:“哎呀,夫人你可冤枉我了。我这不是替你操心吗,要知道今日府里可来了不少还未出阁的好女儿家,你将儿子带出来拜一圈,说不定回去之后就解决了心头的大难题。”

  如夫人左右看了看围着瞧热闹的众多妇人们,笑道:“就你心思多。我那儿子害羞得紧,你们别吓着了他。”

  众人大笑,纷纷劝了自家女儿去了花园。不多时就有人领了一位不足六尺的少年郎走了进来。也许真的应了如夫人那句害羞的形容,对方拘谨的打了一圈揖,站在屋子中央就再也无动作了。

  许氏推了推张氏,轻声道:“真是一表人才。”

  张氏有点诧异,仔细将这位李大公子打量了一番,不说这身量比五尺半自己还矮了那么少许,容貌也不够刚正,且神色呆板眼神怯弱。人说站如松坐如钟,他那脊梁就好像天生是个弯的,挺不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