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04)(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启对此的感受尤为深刻,他在番禺做了几年刺史,也未曾见过如此盛况。这两年,尤其是今年以来,番禺城内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不过他也有烦恼,就是街道显得拥堵了,有时候他乘坐马车出门,都会被不知哪儿来是车队堵在路上,这些车上装载的满满都是货物。街道太窄了,人太多了。

  所以萧彧最近在和闵翀、王涓一起商量扩建番禺城的事,番禺城太小了,东西南北纵向不过五里,而且规划也不合理,显得非常凌乱,但要改造起来成本也非常大。

  因而萧彧决定将番禺城从东西向再各拓展二里地,东边用来修建官府衙门与官员宅邸,西边用来建坊市,并按照贸易的内容进行划分,比如批海贸行、牛马市、菜市等。

  萧彧问:闵大人觉得是官府出钱修建好房子再卖出去呢,还是直接卖地让他们按照官府规划的方式修建?闵翀是户部的,负责出钱,所以这事非他不可。

  闵翀说:我以为西市可以卖地,东城则由我们自己建吧。咱们的钱既要建府邸,又要建西市,只怕不够用。

  萧彧对王涓说:那设计规划的事就交给小王大人了。

  王涓激动地说:臣必定竭尽全力,肝脑涂地。

  萧彧摆摆手:尽力而为即可。

  东西城外不少都是空地,再拓展一点,便是田地。官府出面,跟田地所有者买下来,进行规划后,西市的地皮再再全城进行拍卖,价高者得,拍了地的人负责填坑修房子。

  东城的则由官府出面规划修建,修建了六部衙门、太学以及各种官邸。

  虽然萧彧知道将来并不会在番禺建都,但这么规划起来对番禺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至少按照他推行的通商政策,番禺的商贸会极其繁荣,规模会非常大,只怕现在的规模还有点不够用呢。

  萧彧提出拓宽东西两城时,有官员提议应该修建一座真正的行宫。

  萧彧来番禺后,一直都住在刺史府,办公也在这里,在修东城之前,刺史府是最大的衙门,萧彧住这里理所应当,但如今要拓建新城了,六部衙门都准备重建,为何不修行宫呢?

  行宫与其他官府衙门离得近,也方便萧彧差遣,日后他就算迁都到北边去,番禺还留一所行宫,他想什么时候回来住都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