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03)(6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话当然是搪塞王启的, 他的儿子影儿都没有呢, 也不可能会有。

  王启听见这话简直要气吐血:陛下说得轻松, 九五之尊怎能让一个外人继承了去!让天下百姓如何信服!

  萧彧说:阿平并非外人,他是越王萧胤的骨肉。越王在危难之际,将孩子托付于我,如今越王已经不幸故去,只留下这个遗孤,我将他视若己出,难道不应该?

  王启被他堵得哑口无言,他是最重视宗族传统的,侄子失去了父母,叔伯理应将已成孤儿的侄子视若己出,加以善待,所以他没理由反驳萧彧的收养行为。

  陛下仁厚,愿意照顾兄弟之子,但万不可立此子为太子。这将会为日后的朝纲大乱埋下祸根。王启认为萧彧可以收养阿平,但绝不赞同立他为太子。

  萧彧没再反驳他,这事得慢慢来。

  在祠堂中祖先的见证下,他们举行完了收养仪式。阿平也恢复了真名萧骞,这是越王为儿子取的名字,如今越王已故,这便是他留给阿平最后的东西了,萧彧没敢剥夺这个父亲的权力。

  虽然有了大名,但阿平依旧还是用小名,大家都习惯了他叫这个名字。

  府中的侍从也纷纷改口管阿平叫殿下。阿平总反应不过来,别人叫他,他还总是纠正别人:我叫阿平,不叫殿下。

  于是大家便叫他阿平殿下,他才慢慢接受下来。

  阿平四岁了,他很聪明,个子长得也比同龄人高一些,在家没玩伴,非常寂寞。

  萧彧决定等秋季开学时,送他去学塾上学,也不为上学,主要是让他有玩伴,而且跟平民接触,能够熟悉普通人的生活状况,了解民生疾苦。

  今年风调雨顺,又换上了杂交稻种子,广交崖三州的早稻获得了大丰收。萧彧十分骄傲,觉得自己所学总算没白费,真正为百姓带来了福祉。

  未料这日闵翀跟萧彧反应:今年粮食丰产,价格暴跌,官仓是否要购入一些粮食?

  萧彧便问:粮价是多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