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3 / 5)
“我让三丫和小五带着去找爹了。”他爹现在还在地里,小六又一贯爱往地里跑,一说就跟着三姐、五哥出门了。
“有事儿要跟娘商量?”郑慧慧也坐正了身子,她家老大今年都十四了,她和他爹早就把老大当成大人,有事都是三个人商量着来。
“嗯,娘,这几年我和二妹攒了些钱。”
“我知道,二丫一直在绣坊接绣活儿,每个月还给我一些,你是在镇上找了个跑堂的活,虽然不是每天都去,一个月也得去上七八天,这两年还去当小工了。”
郑慧慧这么一核算,俩孩子可是攒下不少钱,“你俩攒了不少钱了吧?”
她不是那种要把着家里所有钱的性子,闺女和儿子自己挣到的钱,她也不问也不要,还是两个孩子主动给她,让她给家里买肉买布的,她才收着。
平时她也没少得意,她儿子、闺女都争气呀,这才多大就知道挣钱了,还知道给家里花,不过她都没往外说过,别人只当她家里还跟以前似的,揭不开锅呢。
“嗯,我和二丫早就商量好了,这钱攒着是要让来明、来宝儿去读书的。”来安最近又长高了些,瘦的有些脱相,但眼睛很明亮。
郑慧慧一顿,“这...来安啊,读书是好事儿,要是有条件,娘也想让小五、小六去念念书,甚至你们几个大的,要是可以去认认字,那多好。”
“但是我问了,你白婶子说,村里的学堂,一年的束脩是一两银子,每个月还要给二十斤粮食,十个鸡蛋,这还不算买书买纸笔...来安啊,别说是两个都去,就是一个去咱都供不起。”
来安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他两个弟弟都特别聪明,读书一定能有出息。
就是不能像谷常叔一样中个秀才,也能去镇上当个掌柜、账房的,总不会再像他一样只会卖力气。
“娘,一年一两银子,两个人就是二两,每个月四十斤粮食看着是不少,但谷常叔不规定是啥粮食,咱们混着给,也不用愁。”
“至于买纸笔墨水的,我在镇上找到一家卖的便宜的,来明和来宝又是节省的,也花费不了多少...我现在去做小工,一个月能上工二十天,一天三十文,一个月就是六百文。”
“二妹现在每个月能接荷包三十个,手帕十条,偶尔还能出一个大件的,大件的先不算,就光说荷包、手帕,一个月也能有三百文左右。”
↑返回顶部↑
“有事儿要跟娘商量?”郑慧慧也坐正了身子,她家老大今年都十四了,她和他爹早就把老大当成大人,有事都是三个人商量着来。
“嗯,娘,这几年我和二妹攒了些钱。”
“我知道,二丫一直在绣坊接绣活儿,每个月还给我一些,你是在镇上找了个跑堂的活,虽然不是每天都去,一个月也得去上七八天,这两年还去当小工了。”
郑慧慧这么一核算,俩孩子可是攒下不少钱,“你俩攒了不少钱了吧?”
她不是那种要把着家里所有钱的性子,闺女和儿子自己挣到的钱,她也不问也不要,还是两个孩子主动给她,让她给家里买肉买布的,她才收着。
平时她也没少得意,她儿子、闺女都争气呀,这才多大就知道挣钱了,还知道给家里花,不过她都没往外说过,别人只当她家里还跟以前似的,揭不开锅呢。
“嗯,我和二丫早就商量好了,这钱攒着是要让来明、来宝儿去读书的。”来安最近又长高了些,瘦的有些脱相,但眼睛很明亮。
郑慧慧一顿,“这...来安啊,读书是好事儿,要是有条件,娘也想让小五、小六去念念书,甚至你们几个大的,要是可以去认认字,那多好。”
“但是我问了,你白婶子说,村里的学堂,一年的束脩是一两银子,每个月还要给二十斤粮食,十个鸡蛋,这还不算买书买纸笔...来安啊,别说是两个都去,就是一个去咱都供不起。”
来安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他两个弟弟都特别聪明,读书一定能有出息。
就是不能像谷常叔一样中个秀才,也能去镇上当个掌柜、账房的,总不会再像他一样只会卖力气。
“娘,一年一两银子,两个人就是二两,每个月四十斤粮食看着是不少,但谷常叔不规定是啥粮食,咱们混着给,也不用愁。”
“至于买纸笔墨水的,我在镇上找到一家卖的便宜的,来明和来宝又是节省的,也花费不了多少...我现在去做小工,一个月能上工二十天,一天三十文,一个月就是六百文。”
“二妹现在每个月能接荷包三十个,手帕十条,偶尔还能出一个大件的,大件的先不算,就光说荷包、手帕,一个月也能有三百文左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