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做一本顶级杂志(三更)(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唐宝再次摆手,示意台下停下掌声,而后一开口就让全场惊呆。

  “我先回应陈凯刚才的疑问。《世纪新财富》不是不设首席记者,而是要面向整个财经媒体圈子公开竞聘首席记者,到时候也欢迎在座的记者积极报名参与竞争。”

  “我们要竞聘不是一位首席记者,而是两位。今后若是有更多人能达到岗位要求,《世纪新财富》杂志的首席记者职位,上限是四到五名。首席记者实行年薪制,年薪50万,这也是每年除开各种补贴与奖金的保底薪酬……”

  “哇,50万!……”唐宝的讲话,被台下一阵情不自禁的惊呼声打断了。

  等众人安静下来,唐宝又接道:“这就涉及《世纪新财富》将要推行的一系列变革了。首先,我们要建立一支业内顶尖的采编团队。等首席记者竞聘到位以后,我们会形成一个梯级的采编队伍。除了首席记者,记者和编辑都要分级考核。”

  “在首席记者之外,还有一级记者、二级记者和实习记者。编辑也分为一级和二级编辑。一级记者与一级编辑,也实行年薪制,年薪都定为30万。理论上,所有的记者编辑考核过关后都可以成为一级,我们的年薪制并无具体岗位人数限制,只有业务水平考核标准。这个考核标准,黄总很快会形成方案并公布出来,到时候大家可以去对照一样,看看自己如今达到了哪一级的考核要求。”

  “大家刚才都为首席记者的年薪水平惊呼出声。50万年薪很高吗?不,我并不觉得高,我甚至希望,将来我们的首席记者能达到年薪百万甚至更高,前提是有人能值得这本杂志为他付出这样一份薪水。”

  “为什么要给采编队伍开出高薪?因为我希望这本杂志内部出现积极竞争,互相学习成长的良好环境。我也是记者出身,我也曾跑过不少会议与专访,拿人家一份红包,再写一些毫无价值的稿子刊发在这本杂志上。”

  “今后,《世纪新财富》的首席记者和一级记者,除非的确因稿件采写实际需要,他们就不再去跑会做专访,而是专心采写这本杂志所需要的,有份量有影响力的稿件。推行年薪制,是希望我们的记者能够凭一份正正当当的工资收入就能养活一家人,并且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而不是被人家的红包指挥自己手里那一支笔。”

  “这涉及到《世纪新财富》的未来愿景。我希望,这本杂志将来凭借其影响力,能够成为一本受人尊敬的华夏顶级商业杂志,甚至能走出国门,有能力与全球顶级的商业期刊一较高下。”

  “为了这个目标,这本杂志会不断加大投入,不断吸引优秀人才加盟,当然也会不断淘汰跟不上发展步伐的人。将来,我希望所有的记者和编辑都能达到首席或一级的水平,都能跟杂志社签定年薪制合同。我也希望,我们的记者将来会成为各个领域的专家,成为财经界名流人士的座上嘉宾。”

  “为了这个目标,这本杂志将来还会有很多投资扩展,比如邀请知名专栏作家入驻,有自己的首席经济学家,创办财经调研公司,让网站与杂志同步发展,举办大型行业论坛等等。我们还要建自己的办公大楼,建自己的员工住宅小区……这些近期与远景规划,我们会拿出具体方案并一步步推动。”

  “将来,我希望今天在座的每一个人,都为自己能在这样一本杂志工作而骄傲与自豪,就像爱自己的家一样爱上她……”

  用时半个多小时,唐宝大致讲述完《世纪新财富》的改革方案之后,台下从鸦雀无声变成了发自肺腑的激动,掌声轰鸣,经久不息。

  因为唐宝讲了,今年下半年,杂志社就预算了1000万投入,明年则不会低于2000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