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前三三后三三(2 / 4)
不管走什么路线,第一步都得通了尾闾关,否则太阳无从升起,它位于脊椎骨的最下段长强穴,乃是人体的上下中点,也可以说是种植大树的土壤。
这一关是六关之中最难的,太多的修士修炼十几年,甚至一辈子都徒劳无功,这就要看根骨和福缘了。
通了此关,阳火便沿着脊椎骨的骨节,一层一层地升上去,要知道人的五脏六腑都是挂在脊椎上的,更有着数不尽的神经脉络,修好督脉自然就会影响全身的状况,命功大增。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精力十分旺盛,那可不只是红光满面,睡觉都睡不着的。
所以这就需要“前三三”,把阳火退入丹田炁海,本来顺到了后天的精力得以返回,如此勤加修炼,而身体健康、无病无痛,却不会体燥心热,这个逆转之道就是所谓的“逆则成仙”了,也是《悟真篇》所言的“处世无疾而多寿者,人仙也。”
做神仙当然好,但不是一件容易活儿,冲击尾闾关带来的巨大痛苦,足以让很多人痛得无法守静、望而却步。
“哎啊……”谢灵运稍试一下,就感到浑身麻酸痛涩,没想到之前完美地通了所有正经,反而因为四肢百骸更灵敏,而对痛楚感到更清晰;又因为联系得更紧密,使得更多位置痛成一团!
真不知是福是祸,他的心神鼓劲想着:“苦尽甘来,现在痛得多,等会成果也更大!”
因为这份痛苦,大多数人冲关都会徐徐图之,好像面对一道厚墙,一下下敲,坚持一段时日自有成果。师傅他们冲击此关,都要花上一个月以上。
他却想一口气通完督脉,毕竟这里是仙宅、服了丹药,又沉淀多年,哪能放松脚步,他的目标可是百日筑基啊!
忍受着痛苦,他不断地促着气感,从海底生出尽可能多的阳气来,又把丹力从正经搬运过来,凝聚在骨盆之处——
冲尾闾关有着很多存想法门,如太阳初升、树苗破土等,不过他自有功法,《山海经》!
心念一动,云龙山神骤然于身中变大,覆盖了他整个人,身体就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头顶为山顶,海底为山底,经脉为山路……
整条督脉成了悬崖峭壁,一块险峻的磐石横在崖壁的起步位置,令人难以攀登,正是尾闾关。然而面对着这熟悉的心爱的事物,他觉得简单多了,阳气所化的人影望了一番后,就如猿猴般敏捷的窜了上去——
双手一触大石,手掌便感到被粗尖的石面摩擦得钻心痛,人影只晃了晃,却没有掉落没有停顿,继续艰难的攀爬——
↑返回顶部↑
这一关是六关之中最难的,太多的修士修炼十几年,甚至一辈子都徒劳无功,这就要看根骨和福缘了。
通了此关,阳火便沿着脊椎骨的骨节,一层一层地升上去,要知道人的五脏六腑都是挂在脊椎上的,更有着数不尽的神经脉络,修好督脉自然就会影响全身的状况,命功大增。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精力十分旺盛,那可不只是红光满面,睡觉都睡不着的。
所以这就需要“前三三”,把阳火退入丹田炁海,本来顺到了后天的精力得以返回,如此勤加修炼,而身体健康、无病无痛,却不会体燥心热,这个逆转之道就是所谓的“逆则成仙”了,也是《悟真篇》所言的“处世无疾而多寿者,人仙也。”
做神仙当然好,但不是一件容易活儿,冲击尾闾关带来的巨大痛苦,足以让很多人痛得无法守静、望而却步。
“哎啊……”谢灵运稍试一下,就感到浑身麻酸痛涩,没想到之前完美地通了所有正经,反而因为四肢百骸更灵敏,而对痛楚感到更清晰;又因为联系得更紧密,使得更多位置痛成一团!
真不知是福是祸,他的心神鼓劲想着:“苦尽甘来,现在痛得多,等会成果也更大!”
因为这份痛苦,大多数人冲关都会徐徐图之,好像面对一道厚墙,一下下敲,坚持一段时日自有成果。师傅他们冲击此关,都要花上一个月以上。
他却想一口气通完督脉,毕竟这里是仙宅、服了丹药,又沉淀多年,哪能放松脚步,他的目标可是百日筑基啊!
忍受着痛苦,他不断地促着气感,从海底生出尽可能多的阳气来,又把丹力从正经搬运过来,凝聚在骨盆之处——
冲尾闾关有着很多存想法门,如太阳初升、树苗破土等,不过他自有功法,《山海经》!
心念一动,云龙山神骤然于身中变大,覆盖了他整个人,身体就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头顶为山顶,海底为山底,经脉为山路……
整条督脉成了悬崖峭壁,一块险峻的磐石横在崖壁的起步位置,令人难以攀登,正是尾闾关。然而面对着这熟悉的心爱的事物,他觉得简单多了,阳气所化的人影望了一番后,就如猿猴般敏捷的窜了上去——
双手一触大石,手掌便感到被粗尖的石面摩擦得钻心痛,人影只晃了晃,却没有掉落没有停顿,继续艰难的攀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