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账册记事?(2 / 4)
南宫瑾想了想说:“是有点意思。不过,好几个地方没弄明白。”
姚芳渟替他倒了杯茶,笑着说:“那先说有意思的地方吧。”
南宫瑾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道:“梁老将军的账一共十二本,有四个时间段。三十多年前的二本,最早一本应该是他刚开始记,我算着有三十六、七年了。其次就是二十二年前有四本连续的,然后是十多年前五本。最后是五年前的一本。”
姚芳渟点头,补充道:“二十二年前,我三、四岁,那四本账册是在我进入南海派前后。十八年前也有连续的二本,那时我师父大婚。其它基本都不是连续的。”
南宫瑾笑道:“这也是我要问你的。三十多年前,如果那时要认识梁老将军,也应该是你爹。那时候,梁将军刚过三十吧?知不知他在干嘛?”
姚芳渟摇头,“我知道的是他一直都在水师,好像也不是一直在南海。我猜三十多年前应该在水师吧。”
南宫瑾又道:“好,就当他在水师。他收入不高,有家用的开支,我猜当时他妻儿应该在身边,没多少结余但能过活。不过,二十二年前突然出现了转机。”拿出一本账册道:“这是四本里最早的,那时你应该还没进南海派。”
打开其中一页道:“这年五月开始,连续几个月几乎天天有进账,这上头记着‘折现’,数量有多有少,但总额到了二万八千两,之后每本账册里都有‘折现’,只要出现这两个字,就是不低于三千两的进账。第一个问题,折现是什么意思?是他拿什么去折现了?什么能折出这么多现银?”
姚芳渟边想边拿过小几上的纸笔记下,“二十二年前,得到了什么?”
南宫瑾笑着拿过她手上的笔,“马车上别写字,会眼晕。我都记下了。“
姚芳渟噘嘴,不服气的小声说:“你自己不也在写。”
南宫瑾继续,“还是二十二年前,冬至,给了姚家三千两银子。你有什么印象?”
姚芳渟摇摇头,“那时候,我应该在南海派了。”
“其实,这里还有个问题,这本账册中记了几个数字、连着这些符号,也是在五月这页上。”南宫瑾扁扁嘴,“完全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给姚家三千两,会不会是修墓?这可能是我爹过世的第一个冬至。我猜可能是他葬身大海,冬至之日,义父出于同僚之谊,为他修了个衣冠墓?”姚芳渟猜测道。
↑返回顶部↑
姚芳渟替他倒了杯茶,笑着说:“那先说有意思的地方吧。”
南宫瑾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道:“梁老将军的账一共十二本,有四个时间段。三十多年前的二本,最早一本应该是他刚开始记,我算着有三十六、七年了。其次就是二十二年前有四本连续的,然后是十多年前五本。最后是五年前的一本。”
姚芳渟点头,补充道:“二十二年前,我三、四岁,那四本账册是在我进入南海派前后。十八年前也有连续的二本,那时我师父大婚。其它基本都不是连续的。”
南宫瑾笑道:“这也是我要问你的。三十多年前,如果那时要认识梁老将军,也应该是你爹。那时候,梁将军刚过三十吧?知不知他在干嘛?”
姚芳渟摇头,“我知道的是他一直都在水师,好像也不是一直在南海。我猜三十多年前应该在水师吧。”
南宫瑾又道:“好,就当他在水师。他收入不高,有家用的开支,我猜当时他妻儿应该在身边,没多少结余但能过活。不过,二十二年前突然出现了转机。”拿出一本账册道:“这是四本里最早的,那时你应该还没进南海派。”
打开其中一页道:“这年五月开始,连续几个月几乎天天有进账,这上头记着‘折现’,数量有多有少,但总额到了二万八千两,之后每本账册里都有‘折现’,只要出现这两个字,就是不低于三千两的进账。第一个问题,折现是什么意思?是他拿什么去折现了?什么能折出这么多现银?”
姚芳渟边想边拿过小几上的纸笔记下,“二十二年前,得到了什么?”
南宫瑾笑着拿过她手上的笔,“马车上别写字,会眼晕。我都记下了。“
姚芳渟噘嘴,不服气的小声说:“你自己不也在写。”
南宫瑾继续,“还是二十二年前,冬至,给了姚家三千两银子。你有什么印象?”
姚芳渟摇摇头,“那时候,我应该在南海派了。”
“其实,这里还有个问题,这本账册中记了几个数字、连着这些符号,也是在五月这页上。”南宫瑾扁扁嘴,“完全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给姚家三千两,会不会是修墓?这可能是我爹过世的第一个冬至。我猜可能是他葬身大海,冬至之日,义父出于同僚之谊,为他修了个衣冠墓?”姚芳渟猜测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