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后山(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被拍到的话,一定直接放出凶手照片。”

  “难道有目击者?”

  “那目击者怎么现在才出来,不应该早就报警吗。”

  “我刚刚看到我犯罪心理学的助教了。”许子清插了一句:“他是专攻犯罪心理学的,我觉得这可能是他做的心理画像。”

  “心理画像。”有人惊呼:“我以为只有电视剧里才会出现。”

  许子清回忆了一下安教授上课的时候讲的内容:“大概是利用侦查现场得到的凶手的性格与特征。”

  *

  安教授前几天临时被叫回美国给新一届的fbi探员做行为分析的培训去了,把国内的教学事务留给了程昱。

  后生可畏,程昱是这么多年以来安教授遇到的唯一一个思维缜密度不比他差,甚至超过他的人,假以时日,作为肯定在他之上。

  这次案件太过棘手,刑侦队的人听说有犯罪行为分析的专家在这边,就把程昱请了去。

  受害人被抛尸在小树林的断崖边,刚好卡在两棵树的枝桠之间,只要风吹或者时间再过久一些就会因为掉下山落在山底的路上而被人发现。

  山上没有路灯,很多警察拿着专用的手电筒把这一带照得如同白昼,能够让在场的人都清晰的看到现场的样子。

  刑侦队长吩咐着大家采集证据,去走访一下之前街上的商贩有没有目击者,然后带着些敬意的问程昱有没有什么看法。

  程昱闭上眼睛回忆了一遍细节,脑海中有了凶手的大致样子。

  一.女学生身上的伤口为两种精锐刀具所伤,属于平常人不会拥有的利器,没有指纹残留,属于预谋作案。几乎所有的预谋作案都是20-30岁的青壮年,他们善于模仿,思考,分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