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发达(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早在年初,ada就和其它制药企业频频接触,即使fda的批准药物的许可尚未下达,但从数十个临床例子中,能猜到通过的概率很大,这时候不抢占先机,非要等到最后面恐怕只剩下遗憾和失败。

  反过来,ada也需要巨头们的全球市场和生产能力,它们只是研究型企业,要说到生产和销售渠道的问题,是远远不及这些大佬的。因此郎有情妾有意,便聚在一起谈合作,讨论利益模式。

  这里面花了很多功夫和时间,就以夺得头筹的辉瑞来说,它们也用自己的方式反复检查过ada的技术,最终都是稳妥的报告。所以机会不能错过,谈判的事情也真正拿到明面上,合作在即。

  除了辉瑞,英国的葛兰素史克也预定了两项干细胞技术,但具体合作的内容,在它们的检测报告尚未出台前,无法确定……这次杨永诚过来,主要是商讨ada和辉瑞的合作问题,做最后的决定。

  公司就召开了个全体董事会议。

  参与的人不多,杨永诚和他父亲,还有维兰德集团的代表,另外是些小股东,比如ceo尼克·韦伯。大家讨论了辉瑞提出的条件和它们接受的内容,把不满意的地方挑选出来,重新审议。

  几回合后,目前的合同是双方都觉得便宜难占。

  主要条件是,ada将授权五项生物干细胞制药技术给辉瑞,而辉瑞则需要支付15亿美元购买它们技术,并成立专门生产干细胞的子品牌,辉瑞占比60%,剩下的是ada的40%,日后销售分成。

  但这15亿美元并不是一次性付清,在fda的许可尚未下发前,它们先支付30%的资金,并以日后fda的许可发放的一年后,支付30%,再下一年付清尾款。保证资金的充足和规避风险。

  双方都觉得亏的原因是,辉瑞需要为一项尚未被批准生产的技术支付15亿,外加销售利润40%的分成。假设净利润率在30%的情况下,这几项技术的市场必须要有90亿美元——辉瑞才不会面临亏损。

  而对ada来说,辉瑞的在合作中的挤牙膏策略很不痛快,它们得耐心的等待它们一年又一年的还款,然后等待盈利,弥补亏损后再分红……没有两三年,都不会再见到利润分到彼此的口袋里。

  然而双方都同意签署合作协议。

  因为只有这种双方都占不到便宜的情况下,这份合作才显得足够公平。

  合作签署之后,辉瑞将在八月底之前支付30%的交易款,也就是4.5亿美元。算起来的话,持有公司74%股份的杨永诚,能从中得到3.33亿美元……但那只是理想状态,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虎视眈眈。

  两者目前都是35%,等这笔钱扣掉企业所得,再分红后扣去个人所得,杨永诚实际能够得到的款项是1.41亿美元左右……两笔大税就直接扣去了他58%的收入,全部落到美国政府的口袋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