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招揽,变化(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中西各家报纸争先恐后地报道这走在了当时世界的最前列,足以载入世界航空史册的事件。美国《旧金山星期日呼声报》甚至用整版通栏大标题刊出“他为中国龙插上了翅膀”,并以巨龙、冯如飞机和冯如像作为套题照片,详细介绍了冯如其人其事。

  旧金山华人街正是华灯初上的时候,华飞酒店的一家大厅里气氛更加热烈。

  刚进行完比赛,很快便收到了大洋彼岸的贺电,让大家都感到惊讶,更惊讶的是贺电竟然分别是中华共和国大总统宋教仁发来的。

  “宋大总统发来贺电:中国大有人才,复兴指日可待,华人为之骄傲,中国为之自豪。”周义怀大声宣读完,大厅里沉寂了一下,骤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冯如诧异地看了看周义怀,他竟然邀请到了共和国驻旧金山的领事前来致贺,可见他的能力,未必便是他口中所说的一个商人。

  周义怀走回座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我已经被任命为中华共和国驻美国总领馆的武官,当然,我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人。在此,为对你的隐瞒说声对不起。”

  “那你慷慨资助,恐怕也不是爱好航空事情业这么简单吧?”冯如疑惑地问道。

  周义怀轻轻点了点头,缓缓解释道:“说来话长了。其实在那个时候,我就已经是复兴会美国支部的总干事了。现在共和国的国务卿陈文强,当时正是复兴会的执行委员。在我向他汇报工作时,他突然问到你,这让我很迷惑,因为我当时根本不知道你是什么人。”

  “是啊,我当时寞寞无名,不知道陈先生怎么会提起我?”冯如更加大惑不解。

  “谦虚了,当时你在奥克兰市是颇有名气的机械专家,先后制造过抽水机、发电机、无线电收发报机等机械设备。”周义怀笑道:“不过,确实如你所说,我也不明白他是怎么知道你的。当时,他对我说,这个冯如很有才干,如果可能,你留意一下,如果他遇到困难,就尽力帮助他一下。说完之后,他给我一张一千美元的汇票,并且交代我帮你时不要暴露身分,也不要一次把钱都拿出来。”

  “这是为什么呢?”冯如笑着问道。

  “艰苦和绝境有时能激发出人的最大潜能,创造难以想象的奇迹。这是他当时说的一句话。”周义怀若有所思地说道:“事情真的象他所预料的那样发展,你能在飞机制造上成功,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情况正如周义怀所说,尽管在此之前,冯如就已经是奥克兰市颇有名气的机械专家,但飞机毕竟是那个时代刚刚出现的新事物。由于莱特兄弟为了保持垄断地位,封锁了一切信息。冯如只能通过参观飞行表演的机会,来揣摩飞机的大致结构。然后,再用数学与物理学原理,通过不断的航模试验,修改自己的数据。

  他甚至从商贩处买来许多鸟儿,观察它们的飞行状况。在这种条件下,冯如在三年的时间里造出飞机,就“相当于一个大学生花十万人民币,以三年时间造好一艘太空飞船。”

  冯如陷入了沉思,原来受到资助的背后竟然有这样曲折的故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