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重击,败得不冤(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是民意,舆情所向,人心所向。”胡惟德略有些得意,觉得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相当痛快。

  “好个舆情所向,人心所向。”陈文强笑得狡黠,身子向椅子上一靠,看了看手表,说道:“该吃午饭了,暂时休会,咱们下午再谈。”

  被陈文强搞得紧张兮兮的袁氏众人不由得松了口气,上有袁世凯压着逼着,还要对付花招不断的陈文强,这些人真的有心力交瘁的感觉。

  只不过,午饭还没吃完,袁氏众人又听到了消息,陈文强召开记者招待会了。把饭碗一扔,袁氏众人匆匆忙忙赶到楼下会场,正看到陈文强手里挥着报纸,在疾颜厉色地斥责。

  “……民国啦,要讲民主政治,讲政党政治,讲有风度的对抗。然而袁某人在干什么,一个大脑袋里装的都是陈腐封建的手段和花招,身边围的都是袁某人的奴才。没错,封建王朝被推翻了,可奴才并没有消失,只不过从朝廷、皇帝的奴才,变成了袁氏家奴。”

  “军队是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不是用来拥兵自重,用来威胁政治的。看看北方的某些报纸,大力反对南下宣誓就职,甚至军人也蹦出来叫嚷,什么‘袁宫保要走了,没人管我们了’。这是什么,这是恬不知耻。袁某人是种过地,还是做过工,抑或是能拉银屙金?北洋军是个什么东西,国家赋税、百姓膏血供养着,竟把袁某人视为衣食父母。动不动就发电逼宫,动不动就发电反对,不要忘了他们是军人,不要忘了军人的本分,要当溜须舔腚的奴才也别太急、太明显。”

  杨士琦等人大吃一惊,汗珠立刻从额头冒了出来。又上当了,又被抓住痛脚了。

  这倒不是袁氏等人失算,实在是他们不太懂现代政治社会的规则,最重要的便是“军不干政”。从北洋将领对清廷阴奉阳违,到联合通电逼宫,再到段祺瑞等人以武力威胁北京的内蒙王公不得异动,利用军队为后盾施展手段,在袁氏等人看来并没有什么,而且也使顺了手。

  可没想到就这么一件小事,被陈文强上纲上线,在记者招待会上这么一宣扬,不懂的人也会觉得是这么回事。

  “临时政府从成立到现在,所做的事有目共睹,剿匪平乱、赈灾安民,不吝投入资金和人力;派兵支援赵尔丰入藏,准备军资兵力西北筹边,为国家不失领土、不丧主权,可谓是不遣余力。”陈文强语气又变得激愤起来,伸出手指用力点着,“而袁某人呢,把北洋私军、袁氏奴才们聚集于京畿之地,全不顾东北、西北、西南国家有警,全不顾某些列强正窥机掀起国家动乱。西北筹边,推三阻四,好,临时政府去干;东北增兵,他又不肯,好,临时政府来做……”

  东北增兵?杨士琦掏了掏耳朵,没听错吧,这么大的事情,竟然把人都蒙在鼓里。

  “……不同于国家军队的私军,最擅长的不是抵御外侮,而是对内要挟、镇压,维护私人和小集团的利益。动不动就兵乱,伤民害民、劫掠****,视百姓生命财产于草芥,此为土匪,此为叛乱,犯此罪行者,中国虽大,却无其藏身之地,更不容其逍遥法外。”陈文强伸手示意,他的手下开始分发资料,他接着说道:“此为叛军第五镇犯罪之名单,经法庭审讯,已经判决死刑,即日便绑赴刑场处决,彰显公道正义。以后再有类似事件,皆按此处置,绝不姑息。”

  杨士琦重重地叹了口气,看了看别人,同他差不多是一样的表情。尽管陈文强并未做和谈中止或破裂的表示,但经此一变,和谈已经无法进行。准确地说,北洋集团在此次和谈中声名扫地,被扒得体无完肤,丧失了道义高点。再继续和谈,气势不再,便只有屈辱地全盘接受南方条件。

  …………..

  徐世昌走了,看着老友的背影,袁世凯久久无语,杨士琦等人也不说话,一阵沉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