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腐朽(2 / 3)
华夏文人向来喜欢打嘴仗打笔仗,尤其是朝堂上的官员都是文人出身,这笔仗向来打得十分激烈,哪怕经过了革命,到了联合政府时期,这习惯也未曾改变。
甚至因为报刊杂志的大量涌现,文坛上的战争打得更是硝烟弥漫,火药味十足,各个派系都在争取对自己有好感的文人,这些御用文人就像一条条看家的狗,每日吠来吠去,好不热闹。
不过她向来不觉得自己是文人,她没有半点文人的浪漫主义色彩,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政客,能够加入这场战争,所依仗的不过是自己对政治理论的深厚功底,还有一些极具煽动性的语言。
自抗战之初她写了不少激励民众抗战的文字后,她很少再动笔写文章,“清如”之名在文坛报界也渐渐为人所淡忘,何况她投身政界,再贸然提笔恐怕会被人说是为自家辩白,尤其是如今戴国瑛的名声不好,连累了乔家也被骂为国之蛀虫,她这番复出自然也是慎之又慎,遣词造句更是小心翼翼,生怕被人捉了小辫子。
当年清如声名大噪之时,她为革命党摇旗呐喊,算是为了国家大义;之后又为了抗战,号召民众,算是为了民族大义;而这一次确确实实是为了自己私欲。
此番动笔自然更是艰难,虽然已经有了腹稿,可还是下笔时控制不住,揉碎了好几页稿纸。
最终她将笔一掷,还是决意放弃,这番辩白不仅毫无意义,倒是坏了“清如”的名声。
发了好一阵子呆她才定下心来,决定避开反对派们的锋芒,从团结抗战入手,以鼓舞民众抗倭士气为主,而不去纠缠什么独裁不独裁的问题,这个话题太过敏感,一个不小心很有可能她就成了独裁者的帮凶,也给自己的仕途泼上一桶墨水。
单纯地写写抗战文章,喊喊口号根本不会吸引民众的注意力,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自然不可能博人眼球。
但她却是联合政府里首屈一指的文士,写起这类枯燥的文章竟也能妙笔生花,写得辉煌灿烂,极其蛊惑人心。
马部长在第二日如期交上了几份新闻稿,看着他红肿的眼睛,她难免觉得好笑,果然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压力产生动力,像他这样的人不狠抽上几鞭子是决计跑不动路的,略略一威胁,再不可能办的事儿也让他给办成了。
“这篇文章今天先帮我发了。”乔霏将自己的文章递给他,马部长粗粗一翻,见是她的新文章,又是一堆阿谀之词滔滔不绝。
她笑了笑,突然觉得很有意思,当年的联合政府是由一群志存高远的革命者组成的,他们一个个胸怀大志,性情高洁,满脑子都是为国为民的思想,不惜为之付出自己的生命,可是当政没有几年,政府里就充斥着像马部长这样阿谀奉承,庸碌平凡,甚至是贪墨腐朽的官员,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华夏历史的历朝历代,包括大华皇朝,包括革命政府,也包括她前世的君主立宪政府。
这就是官场的潜规则,一条亘古不变的定律,官场就像是一块磨刀石,将年轻人的激情和梦想全数磨掉,要么遵循规则,要么离开这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真真是残酷得不得了。
如果没有最完善的制度,无论是换了谁执政,都是一样的后果,而如今的联合政府从制度上来说并不比大华皇朝高明多少。
↑返回顶部↑
甚至因为报刊杂志的大量涌现,文坛上的战争打得更是硝烟弥漫,火药味十足,各个派系都在争取对自己有好感的文人,这些御用文人就像一条条看家的狗,每日吠来吠去,好不热闹。
不过她向来不觉得自己是文人,她没有半点文人的浪漫主义色彩,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政客,能够加入这场战争,所依仗的不过是自己对政治理论的深厚功底,还有一些极具煽动性的语言。
自抗战之初她写了不少激励民众抗战的文字后,她很少再动笔写文章,“清如”之名在文坛报界也渐渐为人所淡忘,何况她投身政界,再贸然提笔恐怕会被人说是为自家辩白,尤其是如今戴国瑛的名声不好,连累了乔家也被骂为国之蛀虫,她这番复出自然也是慎之又慎,遣词造句更是小心翼翼,生怕被人捉了小辫子。
当年清如声名大噪之时,她为革命党摇旗呐喊,算是为了国家大义;之后又为了抗战,号召民众,算是为了民族大义;而这一次确确实实是为了自己私欲。
此番动笔自然更是艰难,虽然已经有了腹稿,可还是下笔时控制不住,揉碎了好几页稿纸。
最终她将笔一掷,还是决意放弃,这番辩白不仅毫无意义,倒是坏了“清如”的名声。
发了好一阵子呆她才定下心来,决定避开反对派们的锋芒,从团结抗战入手,以鼓舞民众抗倭士气为主,而不去纠缠什么独裁不独裁的问题,这个话题太过敏感,一个不小心很有可能她就成了独裁者的帮凶,也给自己的仕途泼上一桶墨水。
单纯地写写抗战文章,喊喊口号根本不会吸引民众的注意力,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自然不可能博人眼球。
但她却是联合政府里首屈一指的文士,写起这类枯燥的文章竟也能妙笔生花,写得辉煌灿烂,极其蛊惑人心。
马部长在第二日如期交上了几份新闻稿,看着他红肿的眼睛,她难免觉得好笑,果然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压力产生动力,像他这样的人不狠抽上几鞭子是决计跑不动路的,略略一威胁,再不可能办的事儿也让他给办成了。
“这篇文章今天先帮我发了。”乔霏将自己的文章递给他,马部长粗粗一翻,见是她的新文章,又是一堆阿谀之词滔滔不绝。
她笑了笑,突然觉得很有意思,当年的联合政府是由一群志存高远的革命者组成的,他们一个个胸怀大志,性情高洁,满脑子都是为国为民的思想,不惜为之付出自己的生命,可是当政没有几年,政府里就充斥着像马部长这样阿谀奉承,庸碌平凡,甚至是贪墨腐朽的官员,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华夏历史的历朝历代,包括大华皇朝,包括革命政府,也包括她前世的君主立宪政府。
这就是官场的潜规则,一条亘古不变的定律,官场就像是一块磨刀石,将年轻人的激情和梦想全数磨掉,要么遵循规则,要么离开这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真真是残酷得不得了。
如果没有最完善的制度,无论是换了谁执政,都是一样的后果,而如今的联合政府从制度上来说并不比大华皇朝高明多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