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2 / 7)
主将当机立断:“撤!”他听说过玄衣的大名,跟常恢交流交流就知道了,这些人最坏了,就喜欢搞夜袭!跟他们拼,那就是上当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些人原就是四处征战的,也没个固定的窝,跑路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与他有一样想法的还有四门守将。常恢毕竟地位更高些,看得也更明白,不管怎么样,一箭不发就跑,在阮梅那里说不过去。至少,他得把京城烧上一烧。比如,至少把皇宫给烧了,不得他没法儿见阮梅。
这是个阴损的招数。皇宫不止是皇帝一家住的地方,还有宝库,以及更宝贵的典籍和档案等等。
一把火,宫殿没了,档案也烧去了大半。好在这会儿档案都是竹木简,烧得比纸张慢得多了。只有一条坏处,烧得慢,但是火很旺,扑救起来相当麻烦。城里又是一团糟,山璞见这样子不行,命人喊:“王师克复京城,良民百姓休要混乱!闭门休出!”
正喊着呢,京城百姓居然扛着扫把也出来参战了。李今与山璞开始还吓了一跳,不知道他们是怎么了。那位破衣烂衫的旧相识乐了:“京城久受朝廷恩泽,怎么会从贼呢?阮贼以为小恩小惠就能拉拢得了百姓了?嘿嘿。”
原来,阮梅与陆桥是比较倾向于提拔寒士的,这是一件好事。只不过他们忘了,治国一个系统工程。纵容士卒进城先劫掠的时候,就注定他们短时间内没办法搞定人心了。所谓杀完抢完就封刀……惯于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人,怎么可能这么轻易便收手?
抢惯了的,横惯了的人,怎么可能突然就有礼了起来呢?
是以封刀之后,杀戮是少了,可欺压并不曾少。闹得百姓也对他们有了意见,只是百姓的忍耐度很高,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主动反击就是了。现在有了打头的,那还不跟着一齐上么?
山璞和李今就目瞪口呆地看着一群扛着扫把的大叔大妈往前冲……
————————————————————————————————
颜肃之在外面也有点郁闷,这一点也不像是传说中阮梅的军队呀!怎么就全跑了呢?
因为主心骨不在呀!
能跑的,可不就都跑了吗?阮梅是造反起家的,中途还坑了一回老板,什么忠孝仁义都没办法拿出来说,指望他的手下有多么坚定的意志,想也不太可能。一见情势不妙,哪里还能再打得下去?
况且,打的又是突袭,黑夜里也辨不清敌我。远远的京城已经冒起火光,可见是保不住了。那还打什么?保存实力比较重要。
城里的常恢带人往外跑,李今和山璞也不敢狠拦,他们的目的是京城,而且京城现在乱成一锅粥,常恢还放了一把大火,他们得赶紧组织人手救火去。城外,颜肃之也面临了同样的情况,他比较郁闷的是,敖仓那边的火是他放的,现在他又得去救……
↑返回顶部↑
与他有一样想法的还有四门守将。常恢毕竟地位更高些,看得也更明白,不管怎么样,一箭不发就跑,在阮梅那里说不过去。至少,他得把京城烧上一烧。比如,至少把皇宫给烧了,不得他没法儿见阮梅。
这是个阴损的招数。皇宫不止是皇帝一家住的地方,还有宝库,以及更宝贵的典籍和档案等等。
一把火,宫殿没了,档案也烧去了大半。好在这会儿档案都是竹木简,烧得比纸张慢得多了。只有一条坏处,烧得慢,但是火很旺,扑救起来相当麻烦。城里又是一团糟,山璞见这样子不行,命人喊:“王师克复京城,良民百姓休要混乱!闭门休出!”
正喊着呢,京城百姓居然扛着扫把也出来参战了。李今与山璞开始还吓了一跳,不知道他们是怎么了。那位破衣烂衫的旧相识乐了:“京城久受朝廷恩泽,怎么会从贼呢?阮贼以为小恩小惠就能拉拢得了百姓了?嘿嘿。”
原来,阮梅与陆桥是比较倾向于提拔寒士的,这是一件好事。只不过他们忘了,治国一个系统工程。纵容士卒进城先劫掠的时候,就注定他们短时间内没办法搞定人心了。所谓杀完抢完就封刀……惯于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人,怎么可能这么轻易便收手?
抢惯了的,横惯了的人,怎么可能突然就有礼了起来呢?
是以封刀之后,杀戮是少了,可欺压并不曾少。闹得百姓也对他们有了意见,只是百姓的忍耐度很高,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主动反击就是了。现在有了打头的,那还不跟着一齐上么?
山璞和李今就目瞪口呆地看着一群扛着扫把的大叔大妈往前冲……
————————————————————————————————
颜肃之在外面也有点郁闷,这一点也不像是传说中阮梅的军队呀!怎么就全跑了呢?
因为主心骨不在呀!
能跑的,可不就都跑了吗?阮梅是造反起家的,中途还坑了一回老板,什么忠孝仁义都没办法拿出来说,指望他的手下有多么坚定的意志,想也不太可能。一见情势不妙,哪里还能再打得下去?
况且,打的又是突袭,黑夜里也辨不清敌我。远远的京城已经冒起火光,可见是保不住了。那还打什么?保存实力比较重要。
城里的常恢带人往外跑,李今和山璞也不敢狠拦,他们的目的是京城,而且京城现在乱成一锅粥,常恢还放了一把大火,他们得赶紧组织人手救火去。城外,颜肃之也面临了同样的情况,他比较郁闷的是,敖仓那边的火是他放的,现在他又得去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