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简直不能更贴心!

  这与阮梅是同一个路子,不同的是,颜肃之留下了愿意与自己合作的当地土著。对当地的地主,也进行了分化拉拢。且有“大义”的名份,这块招牌真是不要太好用!

  颜肃之自己不反,立场就首先有了。荆州上层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跟河间王合作的,那颜肃之就有理由在战时“从权”,代朝廷平逆!打成造反,还想有什么好下场?

  程妙源说的“奉天子以讨不臣”妙处就在这里了。

  阮梅……阮梅是反贼,还是一个抽风的反贼,谢谢。

  有了这样的策略,颜肃之整修之后再下一县,也是颇为顺当的。谁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谁就解决了整个国家的问题。诚哉斯言。

  只是顺顺当当的颜肃之,也遇到了一个头疼的问题——他没办法搬师回昂州,他被暂时地钉在了荆州。

  作者有话要说:这世上单兵实战嘴炮最厉害的永远是中年家庭妇女,如果她们不巧又是你的长辈……[i]

  ☆、196·酝酿的改制

  无论是国界线还是行政区的边际,凡是自然形成的,都少有笔直的。一般都是弯弯曲曲的,天然形成的大山、大河,乃至于沙漠等,便是天然的界线。这些,便是在长期的生活当中各种因素相互制约而产生的。

  这是相当好理解的,等于是老天给划定了地盘儿。四面的山河便是天然的屏障,战时能抵得了数万雄兵。

  同理,如果想迈过这样的边界,也是十分吃力的。科技比较发达的时代,翻山越岭尚且吃力,想通过不是打隧道就是盘山公路,还经常有生命危险。科技欠发达的年代,这些天险、天堑,就是天然的壁垒。

  荆州与昂州这里也是这样的。

  荆州在昂州西北部,与扬州相邻的地方比较多,与昂州这里接壤的地方,都是些大山。山里有山民,属于n不管地带。便是归义,原属湓郡,与现湓郡之间,也是有一道矮山相隔的。不过因为后期开疆拓土的关系,朝廷不重视这里,归义人口又少,就笼统划到湓郡了而已。

  而在这些大山大河之间,就是交通相对没有障碍的地方了。也就是说,颜肃之的人马,一旦找到了路,翻山越岭地到了荆州,前面就是比较平坦的地方了。行军比较容易,这是优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