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好,阿婉听明白了。前面的路要怎么走,是昂首挺胸自然而然,还是委曲求全,那得看她自己的悟性了。

  颜神佑道:“这是实话,她也是个痛快人,想明白了便好。”

  山璞道:“那你想明白了没有?”

  “嗯?”

  山璞提醒道:“丁先生。”

  颜神佑道:“我们上京这几个月,他是不是与你们说过什么?又或者是做了什么?”

  山璞道:“你猜着了,他是时常说些朝廷看着要不好的话。与卢大郎他们只怕说得更多,照我猜,他怕是想鼓动使君闭门自保。”

  军阀割据!颜神佑想了一想,这倒也能说得过去。丁先生神神叨叨的,看着是经史大家,肚子里的鬼主意是一点也不少的。旁的事还好说,虞喆“好色误早朝”、水太后“赐婚”二样,确实是可以接受的反水的理由。还真是“反水”啊!

  无论什么时候,造反都是艰难的。“足够充分”的理由也只有那么一条:君不君,然后才能臣不臣。虞喆的事迹不好说,水太后作为皇帝亲娘,做出来的事儿够得上“君不君”了。

  造反难度太大,但是冷眼看他们被别人搞死,这事儿别说还真让人挑不出理儿来。

  “那他又何必问二郎呢?”

  山璞惊讶道:“这个你看不出来么?他这是担心,六郎、八郎年纪都小,二郎可快要长成了,万一使君要栽培二郎呢?”

  灯下黑!

  颜神佑虽然对礼法也是门儿清,但是有些固定思维还是需要再磨练的。比如说,颜肃之的儿子年纪小,如果他一朝有所不测,儿子不能做主,侄子就被视为继承人了。虽然有颜渊之等在,但是颜肃之这样千里迢迢把长房的儿子带过来,难免让人有其他的猜测。

  所以他才会在刚才不停地拎颜神佑出来挂墙头。颜神佑皱眉道:“这个丁先生,我原以他是经史大家……”忽然住了口。是的,经史大家,谁说经史大家就是“愚忠”于朝廷的呢?哪部经史里也没说江山就是千秋万代的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