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正干得热火朝天的,因为一封京中来的书信,姜氏将她召回了县城。

  彼时一千户山民已下山安置妥当了,天也凉了,姜氏也心疼女儿,不让她冬天往外跑了。眼看山璞也忙碌了起来,应该没功夫惦记她闺女了。正巧了,手里又有了这么一封信,颜神佑劳动改造期满,又载誉而归了。

  ————————————————————————————————

  看着姜氏严肃的面容,颜神佑心里也有些发怵,居然怯怯地问道:“阿娘,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姜氏取了封信出来,阿圆接了,递给颜神佑。颜神佑狐疑地看了姜氏一眼,打开来一看,登时就傻眼了。

  信是楚氏写来的,作为一个十分讲理的母亲、婆婆,颜肃之夫妇不把儿女给她留京里,她也忍了。毕竟人家父母才是第一顺序的监护人,她身边又不是没有儿孙伺候,强行讨要虽能要来,却也不太近情理。

  可是现在,她坐不住了,又写信过来要孙女儿了,出于职责,也得把人搞回去啊!

  颜希真准备订亲了,楚氏与颜孝之等人左瞄右比,挑中了李苗的孙子,今年十五岁的李今。颜神佑初时有些吃惊,以她大伯的风格,该挑个世家女婿的。下一刻,她就明白了,颜希真嫁的不是李今,是李苗留下来的五千部曲。

  说来李苗当年的兵不止这个数,可谁叫他死得早呢。李苗死的时候,他儿子还未成年,跟颜孝之他们一般大,皇帝对李苗那是真够意思,把李苗儿子接过来养。等孩子长大了,又给他娶媳妇儿,哪知李苗生前给儿子订了亲了,订的是一块儿当大头兵时的战友的闺女。战友没立什么功就死了,李苗媳妇儿还记得呢,跟皇帝一说,硬是不让儿子尚主,就娶了这么个微末的儿媳妇儿。

  可恨这儿子死得也早,虽然有皇帝照看着,颜启等一般老战友也不时关心,他还是三十岁上就死了。到得现在,楚氏便找上了李苗的妻子,要招李今做孙女婿。

  楚氏是真的会做人,哪怕自己被挤兑得最艰难的时候,也没忘了李苗的妻子。李家夫人是个实在人,自然也记得她的好。如今楚氏就相中了李家风气很正(……),又守诺,把孙女儿嫁给她家。李家夫人还有些犹豫:“死鬼就去得早,我福薄命硬的,儿子也走得早,就想孙儿出了孝早早娶亲,好看一眼重孙子,我也就闭眼了。只怕我们家风水不好,怕误了小娘子。许是我们家福气太薄,死鬼不过做了个将军,封了个侯如今就这样了,弟妹,我是真怕呀。”

  楚氏一力再请:“养下女孩儿,便是想要她有个可靠的丈夫。可靠不在忙的,在德在心。府上风气很好,我亲生的女儿,原也是想嫁到府上的,可惜她没那个福气,又被我惯坏了,这才不敢提的。”

  总之,李家夫人思之再三,还是答应了。外界看来,李家算是赚了,皇帝快死了,他们跟新君又不大熟。颜家正兴旺,又有好几门有力的亲戚,颜孝之还在做着京兆没有不帮女婿的道理。

  颜神佑就知道,这事儿谁赚了还不一定呢。

  看完了这一节,下面说的却是:希真定亲了,神佑跟她同年,赶紧打包过来说门亲!不然不好给静姝说亲,那样不太合适。还有,趁早把六郎送到京里来读书,他都几岁了?!能没有个正经师傅教着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