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前绝后,千载其一(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公主,天暗了。等到宵禁,就不方便回去了。”

  心下生出许多不舍,叫棋语装了几卷,装上马车。不,不,别装上去了。她夺过来,将布袋紧紧抱在怀中,仿佛那就是她的命。天渐渐暗沉,公主府点上灯,她仍旧坐在那里,望着纸卷上的字,有时也发呆片刻。再取一卷打开,里边掉出来一张小些的麻黄纸,也是她的笔记,小楷字字珠玑——

  卿某曾诘曰:天下何如?对曰: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卿云:甚泛矣。某为之色难

  …………

  “她问我天下是什么,不知为何,我竟也有些弄不清。”

  《大学》教导士子“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便是“明明德于天下”之道。平天下的本事我倒想学,可若不知天下是什么,又去平什么呢。

  《尚书》中记尧帝“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r2] ”。君王便是受命于天,富有四海者,“为天下君”。天下为何物?《尚书》又写:“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万邦黎献。[r3] ”

  细说起来,《论语》有“四海困穷,天禄永终”等言,《周礼》[r4] 载职方氏曾掌管“天下之图”。这“天下之图”正中心是“中国”,侧边有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族人聚居,即所谓“四海”。而后周天子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奠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华夏九州。周天子治下便是四海之内,这江河广阔山川俊秀的“天下”。

  古书之中,天下是日色所及,是江河山川,疆域国土。我读了太多空话,如今闭上眼,却只能想到掖庭的木格子,和那格子里那一张张温顺的脸。记起冬日奴婢们围坐于炉边,就那么一个小小的炉子,微微的火苗在其中晃动。也许天下不是山,也不是海,而是阳光下一片金黄丰收的麦田,是屋顶上恋人依偎肩头互诉衷肠,是夕阳里老人笑看儿孙打闹嬉戏……也许天下就是每一丝平凡细小,却又弥足珍贵的幸福。那种幸福,能使人由衷地生发出微笑来。而我将为守护那一抹笑容,献上全部的生命。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梦山河岁月催。[r5] 这大概就是我存在于世,拥有这次生命,可以不枉此生的唯一方式。

  …………

  屋檐下挂着的风铃,被微微吹动,叮叮当当地甚是好听。

  “婉儿,傻子,婉儿,笨蛋!”

  不知是什么时候,架上的鹦鹉终于学会了这话。风铃一响,它欢快地叫起来,扑扇着翅膀。她们相伴终生,却没能获得同一处归宿。

  鹦鹉声犹在,琵琶事已非。堪伤江汉水,同去不同归。[r6]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