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22章 大汉不能只有十五个州(5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道理就跟历史上千年后英国人培养出的米国那样,无非换一个移民新主的肤色而已。

  李素静下来之后,觉得自己必须捋一捋给刘备的劝说借口。

  他自己内心当然知道,征服曰本短期内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寻找金银铜矿。

  (注:曰本不仅有佐渡金山、石见银山,铜矿也很多的,有别字铜山和足尾铜山。只不过古代跨海运铜成本比较高,中原早期的航海技术不行,所以铜看不上眼。

  曰本的地质条件和智利其实差不多,都是大洲大洋板块边缘的火山挤压隆起,这样的地方金银铜所有重金属都丰富。

  但曰本人因为细水长流开采了一千多年,所以到当代明显不如智利了。在江户幕府统一曰本的早期,也就是16xx年,曰本的铜矿出口也占到过世界第一,但只维持了不到一个世纪)

  如果假以时日,花个几十年移民开采,中原肯定会对当地形成重视,好好建立统治。甚至朝廷中枢会为此建设一支常备海军,以形成威慑,免得当地地方权贵仗着孤悬海外、而觉得自己有希望独立。

  当然,如果只是单方面的“经济掠夺”,压榨矿产资源,那么被移民过去的百姓肯定也会不甘心。所以这个过程中,也要想办法形成经济上的互利。

  毕竟在李素这套设想下,以后在曰本列岛定居的也都是移民过去的汉人后裔,那就是真的同文同种了,不是“被殖民压迫的异族对象”,肯定要考虑他们的民生,不能跟历史上英国人对米国人那样。

  长远来看,如果不搞矿产资源掠夺这种不可再生、不可持续的行当,那就只有把曰本多山的环境,改造成一个种植梯田、山林经济作物、以及进口腌制海产品的州。

  然后利用中原平原耕地更多的比较优势,用中原的粮食,换取山林和梯田作物、腌鱼干。这就逼得李素得进一步改良造船技术、降低海运成本,否则连粮食贸易都海运的话,肯定是会巨额亏本的。

  至于卖腌鱼,这一点倒也没什么问题,因为历史上,进入航海时代之前的英国,就是这么立国、通过卖鳕鱼鲑鱼,从欧洲大陆赚取金银硬通货的。还有就是拿着巴斯渔船捕鲸贩卖鲸须鲸油鲸肉。

  曰本的地缘环境,在海洋资源方面跟英国很近似,当然也能模仿这个经济生态位。

  但可惜的是,这些东西目前还是空中楼阁,只能是作为一个远期规划,而依然无法解决眼下最急迫的动机问题。

  李素不可能铁口直断跟刘备预言“曰本有金山银山铜山”,他得掩饰一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