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22章 大汉不能只有十五个州(3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此后数日,李素大摆宴席,接受了扬州各地官员的庆贺。同时他自己也在琢磨,并且召集来幕僚商讨,该如何给刘备上表,为众将请功,

  同时拿出一套对三韩地区乃至邪马台的后续统治方案,让刘备接受对当地的深入开发和治理,而不是仅仅以羁縻的形式松散统治。

  当然,李素心里完全清楚,太史慈发出这份捷报的时候,濊貊夷和熊袭蛮子的一部分死硬部落,肯定还在抵抗,不归王化。太史慈干掉的,只是那些顶层的蛮王,后续还有得忙呢。

  否则征服蛮夷之地也就太容易了,大汉的版图远不会只有如今这么点大。

  相比之下,后世日韩之地,其实算是比较容易拓展进大汉统治圈的,至少比漠北草原要容易的多。

  究其原因,古代没法统治日韩,只是航海技术不行,船太大。朝鲜半岛靠陆路运输跟中原联系,成本比辽东更高数倍。航海短板一解决,剩下的汉化不是问题。

  毕竟日韩的生产方式、农作物、气候环境,跟中原农耕区是很近似的。

  最多两代人,四十年,当地人就可以把自己当成汉人了,何况他们都还没有系统的文字,只有语言,也没有历史记载。汉人有文字有书籍尤其是有历史书,还不是汉人说了算。

  如果把中原的失地贫农移民过去,那同化进程就只会更快,毕竟移过去的民族构成就是完全的汉人,很快能成为当地的主体人口。

  不管眼下做得如何,至少开了一个好头,后续一切可期。

  ……

  李素对于在有生之年彻底整合日韩、趁着他们形成自己的民族意识之前就扼杀,当然是有信心的。

  但他缺乏的,是一个足够的借口,不得不承认,这里面有一些他个人的私心和倾向,毕竟其他不是穿越者的人,不可能在汉末就觉得这些鸟不拉屎地方的蛮夷有提防其将来做大的必要。

  对于汉朝统治者而言,难度不是问题,成本是很大的问题,就算解决了海运,皇帝还是会觉得开拓那些地方不划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