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青青麦穗_171(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具体人参种植,狗蛋从不假于人手,都是亲劳亲为。

  因为狗蛋每日里泡在树林,西远特意叫人在林中搭建了一个精致的木屋,专门供狗蛋休息,里面床铺桌椅样样俱全,被西远布置得舒服又别致,小勇回来见了非常羡慕,说啥非得睡了两天才肯走。

  西勇今年春天顺利通过了县试府试,就等着八月份的乡试了,他自己自信满满,宣布一定考个傲人的名次。这孩子不容易,本来三年前想考,被家里人阻止,足足等了三年,真是憋坏了,下决心要证明给家里人看。

  秋阳过了县试府试,已经是秀才,所以也想试试秋闱,他自知资质一般,所以更多的是以尝试的心态来面对,反而没有压力。

  他现在在村学教书。

  在程义的把控下,莲花村村办作坊越做越红火,当初栽种的果树,结的果子,经过加工,卖回的银钱,成为村民们主要收入来源。

  如今已经有很多户人家起了青砖灰瓦房,家家户户都感觉有了奔头。

  程义把村里预留出来的银钱,拿出一部分盖了三间村学。村里所有人,都希望由西远做先生,因为西远以前教的孩子个个有出息,连只教了很少一段时间的小林,如今也是不得了,跟着程义把村里的货品卖得供不应求。

  不过,西远只答应给孩子们启蒙,教教三百千,剩下的他跟程义建议,可以请秋阳来给孩子们讲授。秋阳虽然资质一般,胜在肯用功,基本功比别人都踏实,脾气好有耐心,让他来村学教书再合适不过。

  关键是,西远想给秋阳找个事情做,秋阳考中功名的几率,怎么说呢,能考中举人估计都很难,但是读了那些年的书,如果一点用武之地都没有,太可惜了。

  而且,村学先生,按程义的意思,要从村里公有钱财中拿出一部分作束脩,这样,秋阳也有了一笔稳定的收入来源。

  以后村里孩子有出息人的,秋阳是他们的启蒙先生,无论如何都能照看一二。

  西远和秋阳两个因此,成了莲花村的孩子王。

  村塾建在村子正中央,以前人们常常聚集唠嗑的地方,那里的两棵老榆树没动,起了屋舍,青砖院墙。

  与村塾一路之隔,建的是村里祠堂,莲花村各个姓氏的祖辈,都供奉在这里,由不能下田,但是还能干些轻活的几位老人家,轮流照看打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