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况且,粮食已经陷入极度紧缺的窘境。郑梉为了备战,绝无可能拿出一粒粮食赈济,乡民们开始忍饥挨饿。

  好在乡民们见聚在交州断无生理,慢慢向四周扩散,相当一部分进入山林,什么树叶、块茎,都采集过来果腹,暂时还未出现饿死人的现象。

  郑梉对这一切,着急上火,却无可奈何。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厉兵秣马,等待狄威来攻。

  至于主动进攻,想都别想。郑梉怀疑,一旦御林军主力出交州城作战,交州恐怕会发生叛乱,他甭想再回到交州城。

  更何况,狄威控制了水道,机动性远远超过御林军,进攻就等于送死。

  郑梉的脑子还未秀逗到那一步。

  郑梉一想到荆州军中恐怖的火炮,就觉得心惊肉跳。更何况,太平江航道疏通在即,绥靖舰队的战舰随时可以开到交州城下,将数不清的重炮瞄准交州城。

  依靠城墙抵挡狄威的攻势,没有任何前途。

  郑梉下令,在交州城内到处修筑工事,大肆招募弓箭手,期待着在交州城内流尽荆州军将士的血。

  另一方面,郑梉深感兵力不足,有心将南面的御林军调回交州附近,又惧怕阮福澜趁火打劫。于是,郑梉派出使臣至阮福澜处,极言唇亡齿寒之道,希望阮福澜不要进攻北方,如有可能,还应该派兵袭击荆州军腹背。

  平叛令中,林纯鸿视阮福澜和郑梉为一丘之貉,并视整个南方为大明故土。

  阮福澜很清楚,林纯鸿尚未进攻南方的唯一原因就是腾不出手来,待解决了郑梉后,迟早就把矛头指向他。

  基于上述考虑,阮福澜答应郑梉,绝不趁火打劫,至于从腹背袭击荆州军,阮福澜还不想选择如此痛苦的死法,理所当然地拒绝了郑梉的提议。

  得到阮福澜的回应,郑梉心头大定,立即将南方军从广德、河静调回,驻扎在美德附近,与交州呈犄角之势,并保持对南定及海阳的压力。

  南方军由大将军武大恒率领。武大恒乃郑梉心腹,对郑梉极为忠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