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西方之事,委于一人(4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真不信找不出一个出色的继承人?

  裴旻也不再多想。

  不过关心时事的并非是裴旻一人,张九龄亦是其中之一。

  张九龄在京多年,也有诸多好友,得知了太子李嗣谦给废,特地找上了裴旻。

  “裴帅,你可知长安太子被废一事?”

  看着自己的这位心腹,裴旻也点了点头道:“自然知道,理由是无才不修德。”

  废太子当然需要理由,李隆基的理由正是李嗣谦监国时期的差劲表现,兼之他给训斥后,非但不虚心受教改过,反而满口抱怨,不认识自己的错误,也就是不修德的由来。

  张九龄道:“属下觉得此事有待商议,前太子固然不堪大任,真正的缘由……属下却以为是太子未能得到很好的培训,要是陛下能够多给太子一些机会,让他早些接触政务,未必会如此。就如昔年太宗皇帝一样,当年恒山王承乾十三岁监国,固然品性不佳,但其监国期间却也颇识大体,干得尤为出色。高宗更是如此,太宗皇帝临朝行政,皆令高宗在旁学习,让高宗观看自己决断各种政务,甚至让他参加议事,询问他的意见。原先高宗性子软弱,但经培养,一样成为少见的英主。”

  “陛下完全不给太子学习的机会,太子又如何有那个能力掌天下之舵?”

  张九龄忧心忡忡。

  裴旻想不到张九龄已经看破原因了,但是李隆基又如何跟李世民相比?

  李隆基很像李世民,他果断而神勇,善于任用人才,与李世民一般无二,可细究起来,两人是天差地别。

  李世民、李隆基都是在斗争中成长的,二人都是多疑,但是李世民是自信式多疑,而李隆基是毫无根据的多疑。

  李世民是能掌控一切,哪怕李承乾真的叛乱想上位,李世民还是千方百计保住他的性命。

  而李隆基面对自己给诬陷背叛的儿子,没有调查,没有审问,直接废为庶民,并且一下杀了三个儿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