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婚礼上的“等等”(2 / 5)
直到六人皆满意,找不出纰漏为止。
裴旻看着经过他们六人耗费无数心力而润色的文章,心满意足。
对比之前他一人写的,顿觉古文博大精深,一字一句的抉择都有画龙点睛之笔。
同时他也发现了一点,所有修改的字句皆是他自己所写的,韩愈《师说》中摘入的字句,竟然一字一句都未改。
对于未来那个唐宋八大家之首号称百代文宗的韩愈韩昌黎充满了无穷的敬意。
果然如孔子说的一样,学无止境!
他裴旻固然出身文状元,对于经史文章一道也有涉猎,但真正与韩愈这样的大文豪相比,那就差远了。
经过他们六人的润色休整,整片文章整体融洽工整了许多,用词也贴切到位。
裴旻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思想有些过激,情绪受到了影响,言辞相对来说较为激烈。
如今这一修正,整片文章柔和了许多。
但是言辞间的味道反而更浓,原本他是刀剑直砍,戳中要害,现在却是绵里藏针,柔中有刚,直捣腹心。
裴旻将文章重写了一封,让人将之交给长安的贺知章,让他帮着推广。
这也是古代传播文化的一种方式。
如贺知章这样的士林大儒,文坛达人,之所以受人尊敬,除了文章做的好,还是因为他们怀有推广品论文章的权力义务。
文人想要出名,靠的就是笔上功夫。但是你文章写的再好,有韩愈、苏轼之才,没人知道就跟明珠蒙尘一样。
↑返回顶部↑
裴旻看着经过他们六人耗费无数心力而润色的文章,心满意足。
对比之前他一人写的,顿觉古文博大精深,一字一句的抉择都有画龙点睛之笔。
同时他也发现了一点,所有修改的字句皆是他自己所写的,韩愈《师说》中摘入的字句,竟然一字一句都未改。
对于未来那个唐宋八大家之首号称百代文宗的韩愈韩昌黎充满了无穷的敬意。
果然如孔子说的一样,学无止境!
他裴旻固然出身文状元,对于经史文章一道也有涉猎,但真正与韩愈这样的大文豪相比,那就差远了。
经过他们六人的润色休整,整片文章整体融洽工整了许多,用词也贴切到位。
裴旻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思想有些过激,情绪受到了影响,言辞相对来说较为激烈。
如今这一修正,整片文章柔和了许多。
但是言辞间的味道反而更浓,原本他是刀剑直砍,戳中要害,现在却是绵里藏针,柔中有刚,直捣腹心。
裴旻将文章重写了一封,让人将之交给长安的贺知章,让他帮着推广。
这也是古代传播文化的一种方式。
如贺知章这样的士林大儒,文坛达人,之所以受人尊敬,除了文章做的好,还是因为他们怀有推广品论文章的权力义务。
文人想要出名,靠的就是笔上功夫。但是你文章写的再好,有韩愈、苏轼之才,没人知道就跟明珠蒙尘一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