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4 / 7)
“城南这夜市这么热闹,其他地方呢?比你们城南如何?”常相逢一边看着老板往砂锅里放菜,一边跟老板娘闲扯。
“这里算什么?真正热闹在城东呢,那边挨着白马寺,东来西往的人多,那夜市摊子望不到边儿,许多贵人上香回来,也爱在那边逛逛呢,哪里像我们这边,累死累活也不过挣个税钱,”做惯了生意的人,口舌都极为伶俐。
城东?半个店儿可不就在城东么?居然比这里还热闹,只怕想在那边夜市上摆摊子也不容易,常相逢拿起瓷勺盛了口汤尝尝了,果然如老板所说,汤头是大骨熬的,鲜浓醇美,料也足,直接把她打击的咽不下去了。
☆、第12章 十二香山白园
第二天一大早,常相逢便和窦二往香山白园去了,只不过他们没想到事情顺利的令人啧舌,那个胡庆余管事听到是文掌柜叫他们来的,直接大手一挥带了常相逢跟窦二进了园子,找了间空屋子叫他们呆了,“你们在这儿等着,不要乱走动,我去跟华姨娘禀一声,她老人家最是惜怜弱的性子,每年往白马寺香山寺捐的银子都海了去了,听亲人来赎,肯定会点头的。”
说罢转身向内院走去,常相逢透过红漆大窗向外张望,这令狐家可真是富啊,这里不过是门房旁的一处闲屋,瞧着一桌一椅一壶一杯,啧啧,真土豪啊,已经武装到大门口了。
再往里看,只见层层的粉墙绿瓦闲花幽林,常相逢心里又叹,这令狐家果然名不虚传,富贵逼人。
又等了近一个时辰,就看到双眼通红的常巧姑拎着一个硕大的包袱跟在一个体面的婆子后面进来,看到常相逢跟窦二,眼泪立马就落了下来,“真的是你们来赎我?你们不是开玩笑?”
“说什么呢?这种玩笑我们敢开吗?”常相逢仔细端详着姐姐,看来白园的日子并不太难过,常巧姑跟记忆里相比,倒是高了不少,也胖了些,“怎么?是不是这里的主子待姐姐太好了,姐姐舍不得离开?”
“主子待我是很好,可是家里有老母在,当女儿的哪有只顾自己享福不回去尽孝的道理,”常巧姑也是个机灵人儿,一抹眼泪道,“这位是宁妈妈,在园子里她老人家最照顾我了,我去跟姨娘辞行,姨娘特意叫妈妈送我出来的。”
“巧丫见过宁妈妈,”常相逢向宁妈妈一礼,“谢谢您对姐姐的照顾,”叫她给人磕头,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说着又将早已准备好的身契拿出来向胡庆余道,“当时我继父狠心将姐姐卖了死契,这些天我娘拿到契书后,立时就病倒了,刚好我又得了笔意外之财,便想着一定要将姐姐接出来,”说到这儿,她抹了一把努力憋出来的泪水,“还请胡管事体恤家母的一片拳拳之心。”
胡庆余是一早就得了吩咐的了,接过身契道,“这位姑娘放心吧,我刚才不是说了,我家姨娘最是善心不过,刚才我已经将金莺的事跟姨娘说了,姨娘说这样的事儿她断没有拦着的道理,还赏了几样尺头出来,金莺在园子里的东西也许她尽数带出。”
常巧姑进了白园后改的名字叫金莺。
说着便有小丫鬟过来将捧着的四匹布料放到桌上,而常相逢没有功夫去看人家都赏了些什么,“那不知道赎身银子要多少?”钱才是她最关心的。
↑返回顶部↑
“这里算什么?真正热闹在城东呢,那边挨着白马寺,东来西往的人多,那夜市摊子望不到边儿,许多贵人上香回来,也爱在那边逛逛呢,哪里像我们这边,累死累活也不过挣个税钱,”做惯了生意的人,口舌都极为伶俐。
城东?半个店儿可不就在城东么?居然比这里还热闹,只怕想在那边夜市上摆摊子也不容易,常相逢拿起瓷勺盛了口汤尝尝了,果然如老板所说,汤头是大骨熬的,鲜浓醇美,料也足,直接把她打击的咽不下去了。
☆、第12章 十二香山白园
第二天一大早,常相逢便和窦二往香山白园去了,只不过他们没想到事情顺利的令人啧舌,那个胡庆余管事听到是文掌柜叫他们来的,直接大手一挥带了常相逢跟窦二进了园子,找了间空屋子叫他们呆了,“你们在这儿等着,不要乱走动,我去跟华姨娘禀一声,她老人家最是惜怜弱的性子,每年往白马寺香山寺捐的银子都海了去了,听亲人来赎,肯定会点头的。”
说罢转身向内院走去,常相逢透过红漆大窗向外张望,这令狐家可真是富啊,这里不过是门房旁的一处闲屋,瞧着一桌一椅一壶一杯,啧啧,真土豪啊,已经武装到大门口了。
再往里看,只见层层的粉墙绿瓦闲花幽林,常相逢心里又叹,这令狐家果然名不虚传,富贵逼人。
又等了近一个时辰,就看到双眼通红的常巧姑拎着一个硕大的包袱跟在一个体面的婆子后面进来,看到常相逢跟窦二,眼泪立马就落了下来,“真的是你们来赎我?你们不是开玩笑?”
“说什么呢?这种玩笑我们敢开吗?”常相逢仔细端详着姐姐,看来白园的日子并不太难过,常巧姑跟记忆里相比,倒是高了不少,也胖了些,“怎么?是不是这里的主子待姐姐太好了,姐姐舍不得离开?”
“主子待我是很好,可是家里有老母在,当女儿的哪有只顾自己享福不回去尽孝的道理,”常巧姑也是个机灵人儿,一抹眼泪道,“这位是宁妈妈,在园子里她老人家最照顾我了,我去跟姨娘辞行,姨娘特意叫妈妈送我出来的。”
“巧丫见过宁妈妈,”常相逢向宁妈妈一礼,“谢谢您对姐姐的照顾,”叫她给人磕头,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说着又将早已准备好的身契拿出来向胡庆余道,“当时我继父狠心将姐姐卖了死契,这些天我娘拿到契书后,立时就病倒了,刚好我又得了笔意外之财,便想着一定要将姐姐接出来,”说到这儿,她抹了一把努力憋出来的泪水,“还请胡管事体恤家母的一片拳拳之心。”
胡庆余是一早就得了吩咐的了,接过身契道,“这位姑娘放心吧,我刚才不是说了,我家姨娘最是善心不过,刚才我已经将金莺的事跟姨娘说了,姨娘说这样的事儿她断没有拦着的道理,还赏了几样尺头出来,金莺在园子里的东西也许她尽数带出。”
常巧姑进了白园后改的名字叫金莺。
说着便有小丫鬟过来将捧着的四匹布料放到桌上,而常相逢没有功夫去看人家都赏了些什么,“那不知道赎身银子要多少?”钱才是她最关心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