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2 / 7)
不知缘由,辛瞳探询的目光直望向她:“娘娘请讲。”
“还请姑姑告诉皇上,‘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辛瞳静默思量,未及开口回应,便听清嫔再次开口:“这是我由衷的剖白,得了机会,我自个儿也会去同皇上说,只事关重大,担心错失良机,故而嘱托姑姑你先代我同皇上讲明。”
这话说的当真巧妙,表面看来不过是宫嫔惯有的思君心切,诗词传情盼望帝王心生怜惜,但潜意识里,辛瞳就是觉得不单如此,定是别有深意。她在此嘱托自己代为禀明,却又在话中有意无意强调事关重大,她自己亦会找寻机会亲自诉说与皇帝,这样的潜在含义,无非是在点醒自己不要想着听过便忘不办事儿,若是他日对质出自己并未将意思传达出去,这蒙蔽圣听欺上瞒下的罪名就要坐实了。
辛瞳轻抿了抿唇角,抬眸望去,想要从清嫔神色之中瞧出她内心深处真实所想,却见她满面焦急,迫切诚恳,一时当真分辨不清是真心还是假意。
只这清嫔当真顾虑的多余,她是否以为自己会出于妒意而有心隐瞒,怎么会!这么多年来,做过的这类事情多了去,从前未有分毫芥蒂,以后更不会:“娘娘放心,我寻个合适机会便同主子回禀。”
“如此,谢谢你。”
原本两下里就没有多少牵连,这会儿该交代的交代清了便相对无言,辛瞳寻了借口说还有差使在身先行道辞,清嫔望着她离去,那一抹素净寡淡的身影印在眼里心里,惹得她注视良久。
辛瞳在后厢更衣休憩的屋阁中偷了好一会子闲,才随着一众外围侍奉的宫女列队回到主殿去。各宫嫔妃已陆陆续续到来,依着位份品级分席而坐,不多会儿,便听见了太后驾到的传报声。
出了那样的事,辛瞳对这位再无法保持从前高山仰止敬而远之的态度,不由自主放了更多精力去留意这位的情绪波动。太后并未对侧旁任何一位嫔妃有过多关注,于主位右侧端肃坐下,瞧向正中御座位置的眼神微微透出些许不满,不知是在怨怪皇帝家宴迟到,还是睹物思人,因即将上演的逢场作戏而心里发堵。
辛瞳今日还未能见到皇帝,并不知晓午宴群臣结束后他去了哪里。他不来,这凝晖殿中的众人谁也不敢动筷子。后宫之中贵人以上皆位列于此,再加上各自带来的随侍宫人,以及分配在凝晖殿中伺候的宫女宦臣,林林总总便有百十余人。人多杂乱,等待的时候长了便难免焦急,只是个人表现出的情绪却不尽相同。
太后缄口沉默不作言语,秦妃环视一周,缓缓站起周全局面。宫中无后,皇贵妃贵妃的衔儿亦是至今空置,妃位上头倒是有景仁宫秦妃与延禧宫淑妃两位。只淑妃素来体弱,外加性情温和与世无争,这些年来,倒有些现出秦妃后宫独大的势头。
在外人眼中,皇帝对秦妃可谓信任有加。她的父亲秦穆乃中书省正二品左丞,同为二品,却因资质官职而拔出六部诸人一头,实在称得上是皇帝心腹。她这个做女儿的近十年来亦是顺风顺水,初入宫闱便是贵人,眼下虽未直封贵、淑、贤、德四宫名号,却也因为这“秦”之一字,打上了独有的标签。子女蒙幸而家族尊荣,惯有的道理,有了皇帝的宠信,前朝后宫两厢一对应,这秦家便显得很是炙手可热。
太后不发话,秦妃身为这次仲秋家宴的操办者便自然而然地站出来主持大局:“皇上政事繁忙,定是有要事须亲自处理。姐妹们期盼原也是理所应当,但还应以国事为重,且各自安静心神,恪守本分耐心等候。”
这话说得没有什么不妥,但辛瞳就是瞧见了太后犀利的眼神蓦地朝着秦妃看过去,那里面有着说不出的厌弃与狠戾,莫非这两人之间竟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过节?辛瞳并不知晓其中原因,但想到秦妃未先请示太后,赫然以后宫之主的姿态安抚众人,又有些了然,太后是怪罪秦妃得意忘形?但又有些不像,秦妃的目光太过坚定,太后的神情反倒怨愤之中藏有隐忍,这其间的矛盾断然没那么简单。
↑返回顶部↑
“还请姑姑告诉皇上,‘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辛瞳静默思量,未及开口回应,便听清嫔再次开口:“这是我由衷的剖白,得了机会,我自个儿也会去同皇上说,只事关重大,担心错失良机,故而嘱托姑姑你先代我同皇上讲明。”
这话说的当真巧妙,表面看来不过是宫嫔惯有的思君心切,诗词传情盼望帝王心生怜惜,但潜意识里,辛瞳就是觉得不单如此,定是别有深意。她在此嘱托自己代为禀明,却又在话中有意无意强调事关重大,她自己亦会找寻机会亲自诉说与皇帝,这样的潜在含义,无非是在点醒自己不要想着听过便忘不办事儿,若是他日对质出自己并未将意思传达出去,这蒙蔽圣听欺上瞒下的罪名就要坐实了。
辛瞳轻抿了抿唇角,抬眸望去,想要从清嫔神色之中瞧出她内心深处真实所想,却见她满面焦急,迫切诚恳,一时当真分辨不清是真心还是假意。
只这清嫔当真顾虑的多余,她是否以为自己会出于妒意而有心隐瞒,怎么会!这么多年来,做过的这类事情多了去,从前未有分毫芥蒂,以后更不会:“娘娘放心,我寻个合适机会便同主子回禀。”
“如此,谢谢你。”
原本两下里就没有多少牵连,这会儿该交代的交代清了便相对无言,辛瞳寻了借口说还有差使在身先行道辞,清嫔望着她离去,那一抹素净寡淡的身影印在眼里心里,惹得她注视良久。
辛瞳在后厢更衣休憩的屋阁中偷了好一会子闲,才随着一众外围侍奉的宫女列队回到主殿去。各宫嫔妃已陆陆续续到来,依着位份品级分席而坐,不多会儿,便听见了太后驾到的传报声。
出了那样的事,辛瞳对这位再无法保持从前高山仰止敬而远之的态度,不由自主放了更多精力去留意这位的情绪波动。太后并未对侧旁任何一位嫔妃有过多关注,于主位右侧端肃坐下,瞧向正中御座位置的眼神微微透出些许不满,不知是在怨怪皇帝家宴迟到,还是睹物思人,因即将上演的逢场作戏而心里发堵。
辛瞳今日还未能见到皇帝,并不知晓午宴群臣结束后他去了哪里。他不来,这凝晖殿中的众人谁也不敢动筷子。后宫之中贵人以上皆位列于此,再加上各自带来的随侍宫人,以及分配在凝晖殿中伺候的宫女宦臣,林林总总便有百十余人。人多杂乱,等待的时候长了便难免焦急,只是个人表现出的情绪却不尽相同。
太后缄口沉默不作言语,秦妃环视一周,缓缓站起周全局面。宫中无后,皇贵妃贵妃的衔儿亦是至今空置,妃位上头倒是有景仁宫秦妃与延禧宫淑妃两位。只淑妃素来体弱,外加性情温和与世无争,这些年来,倒有些现出秦妃后宫独大的势头。
在外人眼中,皇帝对秦妃可谓信任有加。她的父亲秦穆乃中书省正二品左丞,同为二品,却因资质官职而拔出六部诸人一头,实在称得上是皇帝心腹。她这个做女儿的近十年来亦是顺风顺水,初入宫闱便是贵人,眼下虽未直封贵、淑、贤、德四宫名号,却也因为这“秦”之一字,打上了独有的标签。子女蒙幸而家族尊荣,惯有的道理,有了皇帝的宠信,前朝后宫两厢一对应,这秦家便显得很是炙手可热。
太后不发话,秦妃身为这次仲秋家宴的操办者便自然而然地站出来主持大局:“皇上政事繁忙,定是有要事须亲自处理。姐妹们期盼原也是理所应当,但还应以国事为重,且各自安静心神,恪守本分耐心等候。”
这话说得没有什么不妥,但辛瞳就是瞧见了太后犀利的眼神蓦地朝着秦妃看过去,那里面有着说不出的厌弃与狠戾,莫非这两人之间竟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过节?辛瞳并不知晓其中原因,但想到秦妃未先请示太后,赫然以后宫之主的姿态安抚众人,又有些了然,太后是怪罪秦妃得意忘形?但又有些不像,秦妃的目光太过坚定,太后的神情反倒怨愤之中藏有隐忍,这其间的矛盾断然没那么简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