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追寻韩愈(4 / 5)
哥舒容,字共利。正是名将西平郡王、检校左仆射哥舒翰的孙子。哥舒翰是吐蕃王朝的克星,西部边陲的百姓有口皆碑,唱到:“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可惜啊,安史之乱爆发,哥舒翰死于杨国忠的瞎指挥。
唐挥、郭骏都是明经及第的举子,兵部属员。
尉迟甘问道:“侍郎,咱们从河中府到太原府还有九百八十里,需经过绛州、晋州、汾州三地。计划什么时候到太原府?”
韩愈在马上沉吟一阵,说道:“按四天吧,这里路途崎岖,稍微放慢一点。今晚还不进绛州城,住正平县邮驿。”
“得令。”尉迟甘打马而前,远远探路。
中午赶到了猗氏县北孤山之下的孤山乡,简单用饭。
歇息一个时辰,继续赶路。过了孤山,就是绛州万泉县。不及多看,继续往前走。
快要黄昏,到了柏壁乡。一问路人,说是到正平县还有二十里。
唐史上,著名的柏壁之战就在这里。
武德二年(619年)三月至次年四月,秦王李世民在这里屯兵,平定了刘武周、宋金刚,俘杀数万。还得到了一员擎天柱。从此河东平定,奠定了大唐基业。
韩愈叫住前面的尉迟甘,笑道:“我们到了柏壁,你知道这里的故事吗?”
尉迟甘看侍郎问起,顿时热泪盈眶,朗声道:“先祖鄂国公在此降唐,此后随太宗皇帝征讨天下。随征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徐圆朗。武德九年(626年),参加玄武门之变。被太宗皇帝画像凌烟阁。后又随征高丽。”
“那你知道,太宗皇帝当时为什么能取胜吗?”韩愈追问。
尉迟甘答道:“先祖业绩,我辈怎敢忘记。柏壁之战,可以说,唐兵与宋金刚对比,悬殊很大。而且论每员战将的个人武力值,也很难对付。但是,秦王采取了后发制人、疲敌制胜的谋略,取得了大胜。折服了先祖。”
↑返回顶部↑
可惜啊,安史之乱爆发,哥舒翰死于杨国忠的瞎指挥。
唐挥、郭骏都是明经及第的举子,兵部属员。
尉迟甘问道:“侍郎,咱们从河中府到太原府还有九百八十里,需经过绛州、晋州、汾州三地。计划什么时候到太原府?”
韩愈在马上沉吟一阵,说道:“按四天吧,这里路途崎岖,稍微放慢一点。今晚还不进绛州城,住正平县邮驿。”
“得令。”尉迟甘打马而前,远远探路。
中午赶到了猗氏县北孤山之下的孤山乡,简单用饭。
歇息一个时辰,继续赶路。过了孤山,就是绛州万泉县。不及多看,继续往前走。
快要黄昏,到了柏壁乡。一问路人,说是到正平县还有二十里。
唐史上,著名的柏壁之战就在这里。
武德二年(619年)三月至次年四月,秦王李世民在这里屯兵,平定了刘武周、宋金刚,俘杀数万。还得到了一员擎天柱。从此河东平定,奠定了大唐基业。
韩愈叫住前面的尉迟甘,笑道:“我们到了柏壁,你知道这里的故事吗?”
尉迟甘看侍郎问起,顿时热泪盈眶,朗声道:“先祖鄂国公在此降唐,此后随太宗皇帝征讨天下。随征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徐圆朗。武德九年(626年),参加玄武门之变。被太宗皇帝画像凌烟阁。后又随征高丽。”
“那你知道,太宗皇帝当时为什么能取胜吗?”韩愈追问。
尉迟甘答道:“先祖业绩,我辈怎敢忘记。柏壁之战,可以说,唐兵与宋金刚对比,悬殊很大。而且论每员战将的个人武力值,也很难对付。但是,秦王采取了后发制人、疲敌制胜的谋略,取得了大胜。折服了先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