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56)(2 / 5)
此话一出,秦寻党派的人相互看了眼都觉得十分有道理,可老臣派的却十分不愿意。如果让秦寻趁此机会监国,等到李子疏回来,他怎么可能肯再把手中的权力交出来?
哼!若是让丞相监国,那从此这越泽国要改名换姓,姓秦了!曾将军是头一个不愿意的,他向来就看秦寻不顺眼,从前是因为有李子疏在,他看在李子疏的面子上才不予秦寻计较,可现在要他眼睁睁看着王位拱手让给秦寻,还不如让他一刀杀了秦寻。
老夫可以为秦大人担保,等陛下回来,秦大人定会交出大权,不知各位可否信老夫一回?国师扫了眼众大臣道。
曾征觉得奇怪,为什么今天国师老是向着秦寻,平日里国师从来就不过问朝堂之事,更不多发表意见:可是国师,这秦寻本就心怀不轨!怎么能
曾将军,秦丞相若是真想如此,便不会与你们在朝堂上争议不休了。以秦大人的手段,现在恐怕已经登基了。国师摸了摸自己白须道。
几位老臣听了国师的话都相互看了眼,曾征道:也罢!反正我的长刀也不是吃素的!若是等陛下回来,秦丞相还不肯交出大权的话,就别怪我们血洗朝堂了!
秦寻从头到尾几乎并没有说什么话,因为他的心思已经早就不在这里了。他派出去的人至今都无回应,他不知道子疏是否还平安无恙,哪里还有心思管这越泽到底是谁做主。
朝堂之争总算是结束了,进过商议,早朝还是要上,但型式有所改变,奏折也由秦寻来批阅。他们不知道,其实从一开始,奏折便都是秦寻在批阅了。
没有李子疏的王宫显得异常的冷清。福子每日都坐在宫殿门口等着盼着,希望陛下能早些回来,但有时,有些事总是事与愿违。
李子疏被带走时,他曾经在马车上面醒过一次,他看见了依旧面如桃花的辛玉恒在对着他浅笑。可不知道为何,他才看了眼后,眼皮一重,又昏睡过去了。此后,每隔四个时辰他便会醒来一次,而清醒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直到五天后,才完全恢复如此。
他坐在颠簸不堪的马车上,脑袋中还是一片混沌,坐在李子疏对面的辛玉恒也不说话,只是这样静静地看着看,眼底还是依旧的温润如水。马车里一片寂静,似乎他们都不愿意先开口,打破这样无休止的沉静。
疏儿累了吗?要不要先让马车停下到外头看看?辛玉恒轻柔地声音响起,还是如旧时温柔。只是现在的李子疏已经没了去欣赏的念头。
你带我出宫的?为什么?李子疏怎么也想不通,他到底是怎么从王宫中出来的?又是怎么被下毒断断续续昏迷了五天的?更想不明白的就是,眼前的辛玉恒到底为何要这么做!
是。是玉恒带陛下出宫的。说着,辛玉恒在颠簸的马车中弯腰起身,坐到了李子疏的身边,可李子疏却下意识地往旁边挪了挪,辛玉恒苦笑,因为玉恒知道,疏儿在宫中过的并不高兴。疏儿没有自由,只能听从秦寻的话,就连想看一眼外头都要秦寻同意。玉恒心疼这样的疏儿。
李子疏沉默片刻后,撇了辛玉恒一眼: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返回顶部↑
哼!若是让丞相监国,那从此这越泽国要改名换姓,姓秦了!曾将军是头一个不愿意的,他向来就看秦寻不顺眼,从前是因为有李子疏在,他看在李子疏的面子上才不予秦寻计较,可现在要他眼睁睁看着王位拱手让给秦寻,还不如让他一刀杀了秦寻。
老夫可以为秦大人担保,等陛下回来,秦大人定会交出大权,不知各位可否信老夫一回?国师扫了眼众大臣道。
曾征觉得奇怪,为什么今天国师老是向着秦寻,平日里国师从来就不过问朝堂之事,更不多发表意见:可是国师,这秦寻本就心怀不轨!怎么能
曾将军,秦丞相若是真想如此,便不会与你们在朝堂上争议不休了。以秦大人的手段,现在恐怕已经登基了。国师摸了摸自己白须道。
几位老臣听了国师的话都相互看了眼,曾征道:也罢!反正我的长刀也不是吃素的!若是等陛下回来,秦丞相还不肯交出大权的话,就别怪我们血洗朝堂了!
秦寻从头到尾几乎并没有说什么话,因为他的心思已经早就不在这里了。他派出去的人至今都无回应,他不知道子疏是否还平安无恙,哪里还有心思管这越泽到底是谁做主。
朝堂之争总算是结束了,进过商议,早朝还是要上,但型式有所改变,奏折也由秦寻来批阅。他们不知道,其实从一开始,奏折便都是秦寻在批阅了。
没有李子疏的王宫显得异常的冷清。福子每日都坐在宫殿门口等着盼着,希望陛下能早些回来,但有时,有些事总是事与愿违。
李子疏被带走时,他曾经在马车上面醒过一次,他看见了依旧面如桃花的辛玉恒在对着他浅笑。可不知道为何,他才看了眼后,眼皮一重,又昏睡过去了。此后,每隔四个时辰他便会醒来一次,而清醒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直到五天后,才完全恢复如此。
他坐在颠簸不堪的马车上,脑袋中还是一片混沌,坐在李子疏对面的辛玉恒也不说话,只是这样静静地看着看,眼底还是依旧的温润如水。马车里一片寂静,似乎他们都不愿意先开口,打破这样无休止的沉静。
疏儿累了吗?要不要先让马车停下到外头看看?辛玉恒轻柔地声音响起,还是如旧时温柔。只是现在的李子疏已经没了去欣赏的念头。
你带我出宫的?为什么?李子疏怎么也想不通,他到底是怎么从王宫中出来的?又是怎么被下毒断断续续昏迷了五天的?更想不明白的就是,眼前的辛玉恒到底为何要这么做!
是。是玉恒带陛下出宫的。说着,辛玉恒在颠簸的马车中弯腰起身,坐到了李子疏的身边,可李子疏却下意识地往旁边挪了挪,辛玉恒苦笑,因为玉恒知道,疏儿在宫中过的并不高兴。疏儿没有自由,只能听从秦寻的话,就连想看一眼外头都要秦寻同意。玉恒心疼这样的疏儿。
李子疏沉默片刻后,撇了辛玉恒一眼: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