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颍川(五)(2 / 3)
于是乎,县令大人也不巡城了,打了个哈欠回县衙补觉去了,临行前吩咐县尉小心守卫。“老弟,朝廷大军三两日就到,老哥儿我总算放心了,回家去补个觉儿。你就辛苦两天,老哥我承情之至!”
“大人慢走!我定保颍阴城坚如磐石!”送走了县令,县尉回过头一口吐沫吐到地上。“贼娘的!你困了要回家补觉,老子就是铁打的?大军就要到了,那个毛贼不开眼敢来攻城?借他几个胆子也不敢!趁早回家歇息方好。”
就这样一级压一级,于是乎,整个颍阴县城的防卫重担就压在了一个什长身上,带着五十名民壮在城墙上巡逻。这个什长还是很尽职的,半个时辰巡城一次。谁知夜凉如水,前半夜还好,后半夜就受不住了,连忙回到城楼,准备好好地歇上一歇。
“什长,好像有军队来了!”一个民壮闯了进来。什长连忙蹬上鞋子,提起灯笼就上了城墙。只见西面百余支火把,蜿蜒曲折,正向颍阴城飞奔而来。“这一定是汉军前锋的骑兵,只是不知道是谁的部队,皇甫中郎的还是朱中郎的?去把大家都叫起来,准备开城门。还有派人去请县令大人和县尉大人!”
一刻钟后,那支骑兵到了城门前,当先是一杆汉字大旗,旗帜下密密麻麻有两三百人,身穿汉军的制式盔甲,盔甲下套着红色的战衣,盔甲和战衣上面还有着红褐色的血迹。几支火把的照耀下,一个屯长跃马而出,冲着城上大声吼叫起来。
“我们是朱中郎的前锋,路上遭遇了小股黄巾,大队还在后面。赶快打开城门,为我们准备热水、饭食、马料!”什长打起灯笼照了照,没毛病,但是他还是不放心。“请尊官将腰牌拿来一阅,县令大人即刻就到!”
“他奶奶的,进个城还这么多规矩?我把腰牌给你,若是在不开城门,我肯可要攻城了!”那个屯长取出一支雕翎箭,把腰牌捆在箭杆山,张弓搭箭嗖的一声,箭矢钉在了城楼上。什长小心谨慎地验看完毕,是真的!
这时城墙下的汉军越聚越多,开始鼓噪起来。“他奶奶的!到底开不开城门?”“不开老子们就攻城了!”心急的汉军已经下马去搬那些阻塞城墙豁口的沙袋了,其他人张弓搭箭,已经瞄准了城头。这时县令大人也到了,仔细验看了一番,长叹一声。“开门吧,再不开门,这些骄兵悍将真要攻城了。”
县令大人在太学读过书,知道京军的骄横,那些人可是地地道道的窝里横!
吱呀吱呀,城门缓缓打开了,那个屯长跃马扬鞭第一个进城了,后面跟随着两千多骑兵。进城后,这些骑兵分为几拨,冲向县衙粮仓等重要之处。这时县令也感觉不对了,他戟指大喝:“你们是什么人?”
那个屯长跃马登上城墙,一刀砍下县令的首级。“老子是黄巾!”
四月初四,皇甫嵩率军来到了长社,他是从颖水和洧水之间走新郑过来的。长社离颍阴八十里,颍阴城里存放着从阳翟运来的补给物资和部分武器盔甲,他和朱儁早就商议好了,准备把颍阴作为进攻陈国和汝南的补给基地。
长社在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位于颍川郡的郡治阳翟以东一百里。春秋时属于郑国,名字叫长葛邑,因为社庙树木猛长,后来改名长社。长社在洧水南面,距离洧水十五里,是重要的交通要道,从洛阳到徐州的商人们经常走这条路。
在长社歇息了小半个时辰,皇甫嵩率军南下了,在出发之前,他鬼使神差一般在长社留下了两千步军和两百骑兵。这个无心之举在以后的战事中被认为是皇甫义真作为名将的点睛之笔,就因为这一笔,避免了这一支汉军被全歼。
作为刚刚崭露头角的新锐名将,皇甫嵩用兵还是很谨慎的,他的部下只有一千五百骑兵,他居然派出了八百骑兵作为游骑。“我要知道方圆百里以内的一举一动!”左中郎将皇甫嵩的命令向来以言简意赅而闻名。
↑返回顶部↑
“大人慢走!我定保颍阴城坚如磐石!”送走了县令,县尉回过头一口吐沫吐到地上。“贼娘的!你困了要回家补觉,老子就是铁打的?大军就要到了,那个毛贼不开眼敢来攻城?借他几个胆子也不敢!趁早回家歇息方好。”
就这样一级压一级,于是乎,整个颍阴县城的防卫重担就压在了一个什长身上,带着五十名民壮在城墙上巡逻。这个什长还是很尽职的,半个时辰巡城一次。谁知夜凉如水,前半夜还好,后半夜就受不住了,连忙回到城楼,准备好好地歇上一歇。
“什长,好像有军队来了!”一个民壮闯了进来。什长连忙蹬上鞋子,提起灯笼就上了城墙。只见西面百余支火把,蜿蜒曲折,正向颍阴城飞奔而来。“这一定是汉军前锋的骑兵,只是不知道是谁的部队,皇甫中郎的还是朱中郎的?去把大家都叫起来,准备开城门。还有派人去请县令大人和县尉大人!”
一刻钟后,那支骑兵到了城门前,当先是一杆汉字大旗,旗帜下密密麻麻有两三百人,身穿汉军的制式盔甲,盔甲下套着红色的战衣,盔甲和战衣上面还有着红褐色的血迹。几支火把的照耀下,一个屯长跃马而出,冲着城上大声吼叫起来。
“我们是朱中郎的前锋,路上遭遇了小股黄巾,大队还在后面。赶快打开城门,为我们准备热水、饭食、马料!”什长打起灯笼照了照,没毛病,但是他还是不放心。“请尊官将腰牌拿来一阅,县令大人即刻就到!”
“他奶奶的,进个城还这么多规矩?我把腰牌给你,若是在不开城门,我肯可要攻城了!”那个屯长取出一支雕翎箭,把腰牌捆在箭杆山,张弓搭箭嗖的一声,箭矢钉在了城楼上。什长小心谨慎地验看完毕,是真的!
这时城墙下的汉军越聚越多,开始鼓噪起来。“他奶奶的!到底开不开城门?”“不开老子们就攻城了!”心急的汉军已经下马去搬那些阻塞城墙豁口的沙袋了,其他人张弓搭箭,已经瞄准了城头。这时县令大人也到了,仔细验看了一番,长叹一声。“开门吧,再不开门,这些骄兵悍将真要攻城了。”
县令大人在太学读过书,知道京军的骄横,那些人可是地地道道的窝里横!
吱呀吱呀,城门缓缓打开了,那个屯长跃马扬鞭第一个进城了,后面跟随着两千多骑兵。进城后,这些骑兵分为几拨,冲向县衙粮仓等重要之处。这时县令也感觉不对了,他戟指大喝:“你们是什么人?”
那个屯长跃马登上城墙,一刀砍下县令的首级。“老子是黄巾!”
四月初四,皇甫嵩率军来到了长社,他是从颖水和洧水之间走新郑过来的。长社离颍阴八十里,颍阴城里存放着从阳翟运来的补给物资和部分武器盔甲,他和朱儁早就商议好了,准备把颍阴作为进攻陈国和汝南的补给基地。
长社在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位于颍川郡的郡治阳翟以东一百里。春秋时属于郑国,名字叫长葛邑,因为社庙树木猛长,后来改名长社。长社在洧水南面,距离洧水十五里,是重要的交通要道,从洛阳到徐州的商人们经常走这条路。
在长社歇息了小半个时辰,皇甫嵩率军南下了,在出发之前,他鬼使神差一般在长社留下了两千步军和两百骑兵。这个无心之举在以后的战事中被认为是皇甫义真作为名将的点睛之笔,就因为这一笔,避免了这一支汉军被全歼。
作为刚刚崭露头角的新锐名将,皇甫嵩用兵还是很谨慎的,他的部下只有一千五百骑兵,他居然派出了八百骑兵作为游骑。“我要知道方圆百里以内的一举一动!”左中郎将皇甫嵩的命令向来以言简意赅而闻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