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业务水平(3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能多做点的事儿就多做点事儿。

  这两年里他必须做尽可能多的准备工作,也很好让接下来的工作顺利些。

  这大概也是当初他选择拿世界杯下手的原因,当时距离2022年在卡国举办的世界杯正好还有3年,按照唐布丁的计算,三年时间大概正好能够让他做好万全的准备工作。

  比如今年5月第二次发布会上,将华清杂学院的工程机器人以及跟戴勒姆集团合作研发的飞行车技术发布出去。当然现在唐布丁也在考虑将拥有翅膀的b拉到合作阵营之中。只是不知道德国戴勒姆能不能跟同属德国的大众认真合作。

  当然,其实这些并不重要。

  只要需要合作,唐布丁从来不会太过考虑合作伙伴的想法。信心来自于他起码能保证合作伙伴不被淘汰,这就是底气。

  越是大型的企业,比如世界五百强上有名有号的科技企业,其实怕的不是暂时的利润不达标,而是在技术上被淘汰,这一点在互联网企业方面要表现的更为明显,比如英特尔、苹果以及最近跟华清杂学院扯上关系的alsm。

  戴勒姆这样的大型车企其实也差不多,毕竟发动机也是现代工业科技含量极高的产业。尤其是适应城市飞行的低空飞行车。

  除去发动机之外,还有其他规避技术。

  要知道城市低空飞行可比飞机高空飞行环境更加复杂。尤其是城市里的低空飞机技术还受限于不可能架设塔台挨个的去规定航线,在加上需要自动飞行,其中牵扯到多项技术足以让一个行业生,一个行业死。

  其次,工程机甲技术也要提上日程了。

  工程机器人并不是万能的,太空城市的内城建设离不开人类的参与,尤其是在保护层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大气层的保护要抵消宇宙中无所谓不在的各种辐射,需要人类参与的精细建设项目,必须要有工程机甲的协助。

  唐布丁考虑中的初级工程机甲技术简单描述大概就是机械外骨骼跟宇航服的结合体。当然,当然具体设计生产出来之后,肯定更为复杂,功能更繁复,比如在眼睛部位可以搭载高精度圆筒式放大镜,在机械手臂内配备多种工具,从重锤到微小的螺丝刀,让穿戴了机甲的人成为全能的工业之神。

  当然,还有各种新材料的生产方式。

  太空城市内的建筑主体不可能用地球上那些普通的钢筋混凝土,先不提这些普通材料是否适合在太空中使用,光是把海量的钢筋、水泥这些材料运送到太空中那都是一个天文数字,更别提未来太空城市最缺乏的就是水资源,绝对不可能在建筑工地浪费太多的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