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21)(2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傅教授苦笑道:我今日听说,罗司令那边催得紧,怕是等不及我们筹钱,要先融了上面那批金银,其余还好,只是有几件金册实在可惜。

  旁边人道:何止金册,那些古董罐子,一打捞上来,瞧着还算完整的,我还不等靠近看,那个参谋长就收起来了。

  黄先生听了也只能颓然叹气。

  若没有参谋长带兵在这里守着,地宫早被人抢掠一空,他们一众文人,手无缚鸡之力,根本护不住这里。

  但参谋长来这里目的明确,他要的是军饷。

  老教授们心急如焚。

  水牛镇确实有宝物,但在老教授们眼中,这些宝物价值远不止金银可比,尤其是最后那个石棺墓穴里,里面铺了一层甲骨、象牙笏板,还有几件极为少见的精美金册,上面书写的西王赏功字内容迹清晰,皆有名称考据,实在难得。

  黄先生急得嘴上起泡,一宿宿睡不好。

  两日后,九爷派人过来。

  九爷听说黄先生和那些大教授们的事之后,就用自己和谢璟的名义,跟参谋长交易的时候,淘金公司里原本应该分到的三成利润,他们没要金银,只要了那些不值钱的破烂,所有带文字的甲骨、发黄的象牙笏板,还有书籍古卷、竹简白家的人把这些全部收拢起来,捐献给了国家。

  就连黄先生想要的金册,也另外掏钱买下,参谋长也做了顺水人情,让白家的人带黄先生进去随意挑选,价格随意开了一点白九爷没拿那些金饼银砖,之前还给了十万大洋,他们早就知足了。

  黄先生解了燃眉之急,喜笑颜开。

  那些北平来的大教授们更是喜出望外,纷纷给他们二人写文章,赞扬他们一具,称呼他们为爱国商人。

  那些文人,但凡有些名气的都有傲骨,即便是砸钱,也不会轻易写什么东西,但是这次却不约而同开始写起白九爷和谢璟的事,各种肉麻的话、歌颂的话,不要钱一般写个不停。

  有位极为出名的大学者,不惜笔墨,写了好几篇,文章夸赞了蜀地众人的举动,一时之间白、谢二人的名字时常在报纸、书籍上看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