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闹剧和神人(3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裴行俭说道:“上策自然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远洋舰队运送来的物资已经悉数送往叡蜜城,疾陵城与我们而言可有可无,犯不上为了它和突厥人拼死拼活。”

  “我们大可以把城中的物资掠夺一空,留一座空城给突厥人。等前方战争结束大总管腾出手来,反手就能把阿史那贺鲁平灭。”

  薛仁贵点点头道:“稳重之言,中策呢?”

  裴行俭继续说道:“中策是据城迎战,突厥人不善攻城,疾陵城又被我们打造的固若金汤,他们想用八万人想把这座城打下来难于上青天。”

  “只要我们推延一段时间,突厥人必然士气大降,又要担心我大唐援军到来,用不多久就会撤军。到时候我们再衔尾追击,一举击败阿史那贺鲁。”

  薛仁贵不置可否继续问道:“下策呢?”

  裴行俭道:“下策亦是据城迎战,但可以派遣两千精锐出城以为策应,也可以相机发起主动进攻。”

  薛仁贵大笑道:“哈哈……我觉得你的上中下三策应该颠倒过来才对。”

  裴行俭道:“站在大唐的角度上来看走才是上策,但站在你我的角度来看恰恰相反。”

  为什么要这么说?选第一种能最大限度的保留部队实力,等主力回来轻松就能击败阿史那贺鲁。

  第二种固守待援,阿史那贺鲁惧怕唐军主力回师,必不敢久攻。十天半个月打不下来就吓跑了。

  以五千唐军和一万扈从军的兵力,配合城防工事轻松能守得住,也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第三种比较危险,兵本来就少再分一部分出去就更不够用,反打的时候万一出现失误就什么都没了。

  但一旦打赢收获也大,所有参与此战的将士们都是大功一件,尤其是薛仁贵和裴行俭能靠此一战成名。

  所以才说从大唐的角度来看,这种冒险是最不划算的。但从将士们的角度考虑,第三种是上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