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无题(2 / 9)
……
再说回长安。
在西征会议之后朝廷正式接受了萨珊王朝的国书,从此两国定下了主从关系。大唐为宗主国,萨珊王朝为臣属国。
然后宣布出兵保护藩属国,也就是决定西征。
这个消息一出大唐臣民反应如何不知道,西方的各个小国就先高兴疯了。
阿拉伯帝国日渐兴盛,打的昔日霸主萨珊王朝毫无还手之力。
信奉绿教的阿拉伯人对异教徒极为的苛刻,可以说是零容忍。要么改信要么死,就算改信了也要缴纳沉重的赋税。
在这种情况下,表现的更加具有包容性的大唐就成了这些国家归顺的目标。
毕竟大唐只是象征性的收税,唯一的条件就是打仗的时候要出一部分扈从军,提供一部分军粮。这个条件比起阿拉伯帝国不值一提。
更何况归顺大唐就可以通过贸易赚更多的钱,这些小国靠着丝绸之路可是赚的盆满钵满。
只是之前大唐要着手处理内部矛盾,还要经营西域,暂时不想浪费资源在更远的西方。
脚步止于宁远地区,对更西方的地域采取了保守政策,可以经商但不接受他们的归顺。
现在大唐终于接受了萨珊王朝的归顺,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他们也可以归顺了?
于是,吐火罗、康居、粟特等国的使节团也纷纷递上了自己的国书。
确实如他们所想,这一次朝廷收下了他们的国书,接受了他们的归顺。
↑返回顶部↑
再说回长安。
在西征会议之后朝廷正式接受了萨珊王朝的国书,从此两国定下了主从关系。大唐为宗主国,萨珊王朝为臣属国。
然后宣布出兵保护藩属国,也就是决定西征。
这个消息一出大唐臣民反应如何不知道,西方的各个小国就先高兴疯了。
阿拉伯帝国日渐兴盛,打的昔日霸主萨珊王朝毫无还手之力。
信奉绿教的阿拉伯人对异教徒极为的苛刻,可以说是零容忍。要么改信要么死,就算改信了也要缴纳沉重的赋税。
在这种情况下,表现的更加具有包容性的大唐就成了这些国家归顺的目标。
毕竟大唐只是象征性的收税,唯一的条件就是打仗的时候要出一部分扈从军,提供一部分军粮。这个条件比起阿拉伯帝国不值一提。
更何况归顺大唐就可以通过贸易赚更多的钱,这些小国靠着丝绸之路可是赚的盆满钵满。
只是之前大唐要着手处理内部矛盾,还要经营西域,暂时不想浪费资源在更远的西方。
脚步止于宁远地区,对更西方的地域采取了保守政策,可以经商但不接受他们的归顺。
现在大唐终于接受了萨珊王朝的归顺,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他们也可以归顺了?
于是,吐火罗、康居、粟特等国的使节团也纷纷递上了自己的国书。
确实如他们所想,这一次朝廷收下了他们的国书,接受了他们的归顺。
↑返回顶部↑